程方塘风瘫骨节肿痛腿肉尽消案

参*程方塘翁,年六十四,向以殈胤,服温补下元药太多,冬月下身着单裤,立溪边督工,受寒,致筋骨疼痛,肩井、缺盆、脚、膝、跟、踝、手肘、掌后及骨节动处皆红肿而痛,卧床褥三年。吴中溪视为虚而用虎潜丸;吴渤海视为寒而用大附子、肉桂、鹿茸。徐东皋认为湿。周皓认为血虚。张甲认为风。李乙认为历节。百治不瘳,腿间大肉尽消,惟各骨节处肿大而疼。予适在程道吾宅,乃逆予。诊之,其脉弦涩有力,知其为湿热痰火被寒气凝滞固涩经络也。第为药剂不对,故病日加。所取者,目中精神尚在,胃气仍未全损。但小水解下,以瓦盆盛之,少顷则澄结为砂,色红而浊。两膝下及脚指,皆生大疮,疮靥如靴钉状,此皆平昔服温补春方所致。病虽久,年虽高,独为有余之疾。不可因高年疾痼,弃不治也。乃特为先驱逐经络中凝滞,然后健脾消痰,俾新痰不生,气血日长, 以补剂收功,斯得矣。翁生平好补畏攻,故进门者皆务迎合,予独反之。以新取威灵仙一斤,装新竹筒中,入烧酒二斤,塞筒口,刮去筒外青皮,重汤煮三炷官香为度。取出威灵仙,晒干,为末,用竹沥打糊为丸,梧桐子大,每早晚酒送下一钱,一日服二次。五日后大便泻出稠粘痰积半桶,肿痛消去大半。改以人参、石斛、苍术、*柏、苡仁、苍耳子、牛膝、乌药叶、龟板、红花、犀角屑、木通,煎服二十帖。又用前末药服三日,又下痰积如前之半。仍以前煎药服半月,又将末药服三日,腹中痰渐少,乃为制丸药。以虎骨、晚蚕沙、苍术、*柏、丹参、杜牛膝茎叶、苡仁、红花、五加皮、苍耳子、龟板,酒打面糊头丸,梧桐子大,每空心白汤送下七八十丸。外以丹溪保和丸食后服。半年痊愈。腿肉复完,步履如故。(卷三:三十五)

俗语云:很多时候人参杀人无过,大*救人无功。本案程翁好补畏攻,估计投其所好的医家不少。同时本案的初始发病确实是因冬月受寒而起,非常具有迷惑性。因虚、因寒、因湿、因风杂治一通, 变证丛生,以至于腿间大肉尽消,骨节肿痛一直只能卧床养病。孙公诊其脉弦涩有力,知其为湿热痰火,被寒气凝滞,固涩经络。病虽久,年虽高,犹为有余之疾。治宜驱逐经络中寒凝,健脾消痰。先用酒制威灵仙配伍竹沥清湿热散寒凝,威灵仙,性猛急,善走而不守,宣通十二经络。主治风湿痰壅滞经络中,致成痛风走注,骨节疼痛,或肿,或麻木。服后大便泻出粘稠痰积半桶,后又宗四妙丸之意,清热利湿,舒筋壮骨。后又用丹溪保和丸善后调理而愈。

陈士铎认为:威灵仙乃攻痰去湿妙药,子谓散人真气,败人活血,是威灵仙乃害人之物,非益人之物乎?曰:吾戒人长饮频服者,恐风痰邪湿已去仍用之,非教人风痰邪湿之未去而弗用之,故戒之也。威灵仙在风湿痰邪未尽之时放胆用之,但邪去则停用之。回头看本案孙一奎前辈,也是酒制威灵仙药末和四妙丸加味两组方药交叉使用,泻风湿痰积用了两次酒制威灵仙。 以保和丸收功。

喜欢读孙一奎前辈的医案,经方和时方都有涉猎,并且用的都非常娴熟,同时他大部分医案都有很精彩的论述,也足见其理论和实践功底都是了得,推荐朋友们阅读。推荐阅读:龙蚝理痰汤理痰汤理饮汤治小便遗精白浊方不寐、滑精案夫失精家,未必源于肾虚——不寐、滑精案一知半解中医医理误人不浅--早泄案

-END-

有用就扩散

有用就点在看

I版权声明

本文摘自公版书《孙文垣医案》

作者:孙一奎,主编:门人余煌,子泰来朋来;整理/刘继芳

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I投稿邮箱

qq.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usanqiq.com/cezcf/106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