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前短篇童话故事四篇
每天更新暖心睡前故事,快来 猫头鹰领着学生上室外实践课。 看着大树上的蜘蛛网,猫头鹰老师问他的学生:“请回答:蜘蛛网有什么功能?” 田鼠抢先回答:“蜘蛛网的功能是猎取蚊蝇等作为食物。” 蝙蝠想了想,说:“蜘蛛网的功能还有——天热晚上的时候,蜘蛛可以趴在网上纳凉。” “哈哈——纳凉?”田鼠笑了,笑得前仰后合。 “笑什么啊?”猫头鹰老师很严肃地制止田鼠说,“蝙蝠说得不错嘛!” 蚂蚁说话了:“蜘蛛网的功能还有——能够在那上面打悠,风一吹就动,可自由了!” 就差萤火虫没有回答了,田鼠、蝙蝠和蚂蚁都以为萤火虫没有什么可以说的了,就都小眼睛直直地瞅着他,猫头鹰老师也说话了:“说说吧!” 萤火虫抬了抬自己鼻梁上的小小的眼镜,说:“我觉得蜘蛛网还有一个功能,就是取水。” “啊哈!”没有等萤火虫说下去,田鼠、蝙蝠和蚂蚁都惊讶起来。 “是这样的,”萤火虫说,“智利北部有个丘恩贡果村,那里面临太平洋,北靠阿塔卡马沙漠,因为严重缺水,土地一片干涸,没有一点绿色。可是蜘蛛却在那里生生不息。什么原因?就是蜘蛛网的雾里取水的功能解决了蜘蛛的吃水难题!” “哦,竟有这种事情?!”田鼠、蝙蝠和蚂蚁都觉得奇了怪了,打断了萤火虫的话儿。 猫头鹰老师摆着手说:“肃静!请萤火虫继续说。” 萤火虫接着说:“蜘蛛网的这一特殊功能被加拿大物理学家罗伯特发现,他研制出人造纤维网,在丘恩贡村雾气最浓的时候布成‘网阵’,结果每天平均取得升水!不仅满足了那里居民的生活用水,还灌溉了土地,使那里长出了鲜花和蔬菜。干涸的土地出现了生机。我想,罗伯特的发现和发明是不是值得那些干旱无水的地方借鉴呢?!” “怎么样啊?”猫头鹰老师问田鼠、蝙蝠和蚂蚁,“萤火虫回答的好不好呀?” 田鼠、蝙蝠和蚂蚁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不好意思开口了。 猫头鹰老师说:“知识无止境,我们不能满足一知半解。应当向萤火虫那样多学多问多观察。同时,还应当注意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 “我们明白了!”田鼠、蝙蝠和蚂蚁都红着小脸回答。采花粉儿的瘸蚂蚁 瘸蚂蚁马丁在草丛里快乐地寻找着食物。 当马丁路过一朵牵牛花的时候,突然身后传来细微的声响,马丁回头一看——是一只小蜜蜂! “小蜜蜂,你怎么啦!”马丁一瘸一拐地走到牵牛花下抬头问。 “我的翅膀被苍耳子上的尖刺扎了一下!”小蜜蜂坐在牵牛花上说,“休息一下就会好的!” “那让我陪陪你吧!”马丁费了好大的劲才爬到牵牛花上。 小蜜蜂高兴地对马丁说:“谢谢你!” 马丁摆摆手说:“没关系的,我来帮你采花粉吧!” “采花粉是很累的活啊!”小蜜蜂摇摇头,“你身子又那么小,不可以的!” “我不怕!”马丁神气地说,“我们蚂蚁和你们蜜蜂一样,都很勤劳,不怕吃苦!” 马丁开始采起花粉来。 一只小蝴蝶飞过来,看见马丁在采花粉,惊讶地喊起来:“真奇怪,蚂蚁怎么采起花粉来啦!” 马丁擦了擦头上的汗回答说:“我在帮小蜜蜂采花粉呢,小蜜蜂的翅膀受伤了!” “小蚂蚁的心真好!”小蝴蝶飞落在另一朵牵牛花上,“我也帮小蜜蜂采花粉!” 马丁和小蜜蜂一齐说:“谢谢你!” 马丁和小蝴蝶开始采起花粉来。 小蜻蜓飞来了,知道事情的原因后,也帮小蜜蜂采起花粉来。 小蝈蝈儿、小螳螂也来了, 也加入了采花粉的行列。 过了一会儿,小蜜蜂的翅膀可以扇动了,很快就又能飞了。 大家帮小蜜蜂采了好多的花粉。 小蜜蜂向大家表示感谢后,拿着花粉飞回蜂巢,把这件事告诉了蜂王。 蜂王很感动,对小蜜蜂说:“我们要感谢这些好朋友,你和几个伙伴拿着蜂蜜可乐送给他们吧!” 小蜜蜂高兴极了,和几个伙伴拿着蜂蜜可乐飞到自己曾经停落的牵牛花上,可是马丁、小蝴蝶、小蜻蜓、小蝈蝈儿和小螳螂他们都已经离开了。 “这可怎么办呢?”一个伙伴说。 “没关系的!”小蜜蜂对伙伴们说,“我们现在就去寻找他们,他们不会离得太远的,因为他们都有爱心,肯定在帮助别的小动物呢!”变成婴孩的老太婆 很早以前,在日本的一座大山脚下,人们经常看到一个年轻的小伙子抱着一个婴儿,到处去求人家给她喂奶。这是父女俩么?不是,这婴儿是小伙子的妻子。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说来话就长了。 这对夫妇原来都已是白发苍苍的老人,牙齿都掉光了。老两口没儿没女,这么大的年纪了,还要为生活而整天忙碌:老头子上山打柴,老太婆料理家务。他们俩非常怀念自己年轻时候的日子。每当看到年轻的小伙子或姑娘,总是流露出羡慕的神情,叹息道:“唉!岁月不饶人啊!” 一天,老头子和往常一样,拿着砍刀上山打柴去了。打好柴,老头子觉得口渴难熬,可巧,旁边正好有一股泉水在叮叮咚咚地淌着,他连忙走过去,捧着泉水喝起来。 “这水太清凉了!”老头子喝完水,又揩洗起来。无意中低头一看,水中有个小伙子的倒影。谁呀?老头子左右张望,除了自己,周围什么人也没有。再仔细一看,咦,这不正是自己年轻时候的模样吗?老头子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了。他摸摸自己的脸,看看自己的手脚,哈哈,对!正和自己年轻时候一模一样。老头子高兴极了,背起木柴,三步并作两步跑回家去,老远就喊:“我回来了!” 老太婆听到老头子的叫声,忙放下手中的活儿,迎到门口,却见一个小伙子正对着自己笑。 “你找谁呀?”老太婆问。 “哎呀,老伴,你怎么连我都不认识啦?”老头子兴高采烈地跑到老伴跟前,让她看个清楚。 “哟!你怎么成这个模样了?”老太婆认了半天,终于看清“是啊是啊! 我喝了山中的泉水,就变年轻了。” “喝了泉水会年轻,这是真的?” “那还有错!你看看,我不就是的证明吗?”老头子神气活现地挺直身子说。 “太好了!明天我也去喝些泉水,变得象你一样年轻。老伴啊,你就等着瞧吧,我会和从前一样漂亮的。”老太婆高兴得手舞足蹈起来,仿佛现在已经年轻了似的。 第二天,天还没透亮,老太婆就上山了。老头子留在家里等着。可是从早上等到中午,又从中午等到下午,老太婆还是没回来。“哎呀,别出事了吧?要是遇到野兽那才糟了呢!”老头子担心死了,急急忙忙上山去找老太婆。 不一会儿,老头子就来到了泉边。找来找去,可就是不见老太婆的踪影。 老头子垂头丧气地坐在大石头上,望着泉水发起呆来。“呜哇……”,大树底下传来了婴儿的哭声。老头子顺着哭声奔过去,只见一个婴孩正躺在老太婆的衣服里。 “是你吗,老伴?”老头子问。 婴孩不会说话,只望着老头子点点头。 “唉!你一定是泉水喝得太多了,才变成这个模样的。你为什么要这样贪心呢?”老头子叹息着,无可奈何地用老太婆的衣服把婴孩包起来,抱着回家了。 装死的小老鼠 苏轼在一次夜读中忽然听到一阵老鼠啃东西的声音。他估计这声音是从床下传出来的,于是用手在床上使劲地拍打了几下,想借此把老鼠吓跑。然而这种办法收效并不大,仅仅安静了一会,老鼠又不停地啃起东西来了。 夜里老鼠啃东西的声音既令人心烦,又让人恼怒,因此,苏轼吩咐书童去捉老鼠。 书童端着烛台往床下一照,发现咕唧咕唧的声音是从一个被绳子系住了口的严实袋子里发出的,于是高兴地说道:“哈哈,老鼠被关在袋子里面了,它还能往哪儿跑呢?”书童小心翼翼地解开系紧袋口的绳子,只让袋口露出一条狭窄的缝隙,试图等老鼠刚一露头就捉住它。可是书童等呀等呀,不仅没有等到老鼠出来,而且连一点响声也听不到了。因此,他感到非常奇怪。为了弄个水落石出,书童打开袋口,端起蜡烛把袋子里面照了个通亮。他发现袋中一动不动地躺着一只死老鼠。书童惊讶地说道:“这真是怪事!刚才这袋子里分明有一只啃东西的活老鼠,它怎么会突然间死去呢?如果这只老鼠刚才就是一只死老鼠,那么啃东西的声音难道是*发出来的吗?” 好奇心驱使书童进一步往下追究。他两手抓着袋底把袋子往上一提,然后用力抖了几下,想把袋子抖落一空,看个结果。可是袋子里面除了老鼠没有旁物。他只听见老鼠落地“嘭”地一响,还没来得及去捡那只死鼠,却看到死鼠突然复活,一溜烟就逃走了。 苏轼被老鼠的吵闹折腾了半天,结果老鼠把他的书童弄了一个措手不及就溜掉了,因此心里很不愉快。他恨恨地说道:“想不到一只老鼠有这么狡猾!它无法咬破坚固的袋子逃跑,就用啃咬之声招人来解开袋口;当你守候在袋口伺机去捉它的时候,它却装死蒙骗你放松警惕。一个小动物耍出的狡猾花招居然骗得过人,这实在是一件令人可恨的事情!” 一只老鼠,其体能和智能远不是人类的对手,但是这不等于说人类与一个弱小的对手相比,没有自己的短处。书童因为只看到了人类具有思维能力的长处,而忽视了老鼠求生的乖巧和逃生的敏捷,所以被弱小的对手所捉弄。这一故事告诉我们,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不仅是一个人取得节节长进的关键,而且是排除各种困难、克敌制胜的法宝。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usanqiq.com/cezcf/8715.html
- 上一篇文章: 药店专业销售解决方案告别鼻炎喷剂,这两个
- 下一篇文章: 鼻炎患者看这里,帮你免受鼻炎困扰的小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