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肝炎伴痤疮,一方治愈
SEO百度优化求职QQ群 http://liangssw.com/bozhu/13796.html从湿热论治乙型肝炎乙型肝炎以湿热瘀*为致病因素,湿热疫*蕴结肝经血分、肝胆疏泄不利为本病病机关键之所在。本病具有以下两特点:其一,初伤在气,久必入血,病在气分较少,在血分者尤多。其二,病位在肝脾。肝气郁结则血瘀,脾运不健则湿滞,无论是由脾及肝,或由肝及脾,都具有明显的肝脾两脏的症状。 本病治宜清热解*化湿,疏肝利胆化瘀。药用柴胡、*芩、绵茵陈、*连、法半夏、瓜蒌皮、石见穿、夏枯草、丹参、赤芍等。疫*重者,可加白花蛇舌草、白英、龙葵;湿邪重者加猪苓、泽泻、通草等。另一方面,本病常为湿热瘀*交结,久必耗伤肝阴,损及脾气,表现为正虚*郁的虚实夹杂证。临床上应注意湿热伤阴状态,处方用药必须做到养阴而不滋腻,清化而不苦寒,常选用三石一贯煎加味,药用生石膏、寒水石、飞滑石、生地、丹沙参、枸杞子、麦冬、当归、川楝子、石见穿、夏枯草等。其治疗分急性期、慢性期,侧重不同,治疗时不能仅针对病*,亦要重视整体功能的调整,宜祛邪与扶正兼顾。亦当注意湿与热、肝与脾的主次位置,采取相应加减变化。 现举一乙型肝炎伴痤疮案说明。方某,男,18岁,学生。患者发现乙肝“大三阳”3年,面部痤疮及肝功能轻度异常1年余。刻诊:颜面痤疮,尤以鼻部周围为甚,丘疹色红,形如粟米,其顶部并夹有小脓疱,疼痛,伴有灼热感,脓疱此起彼伏,反复不断。除胁肋时感不适及脘部偶觉饱胀外,余无他苦。舌苔*薄腻,舌质红,脉象滑数。近查肝功能:谷丙转氨酶68IU/L、谷草转氨酶48IU/L,余无异常。乙肝检测:HBsAg(+),HBeAg(+),HBcAb(+)。B超示:肝区光点密集,肝脏轻度肿大。辨证为湿热*邪,蕴结血分。治以清利解*,凉血散瘀。方用五味消*饮加味。处方:金银花20g,蒲公英30g,紫花地丁20g,野菊花15g,天葵15g,炙甘草6g,垂盆草30g,田基*15g,猪苓15g,山豆根15g,*芩15g,丹皮15g,丹参15g,水牛角颗粒剂30g(分2次冲)。10剂。二诊:服上方后,患者面部痤疮明显减少,灼痛显减,其顶部的脓疱基本消失。继于前方加太子参、北沙参各15g,再进20剂,痤疮及脓疱得以全部消失。后以原方15剂制成丸剂,每服6g,日3次,以巩固疗效。后复查肝功能2次均正常,并查乙肝五项,“大三阳”均转阴。按:本案乙型肝炎伴痤疮,与寻常痤疮不同,乃由湿热*邪,蕴结血分,从孙络而外发皮毛所致。故方以五味消*饮加减,以清热利湿解*,凉血散瘀。不仅使痤疮获愈,“大三阳”亦获意外转阴之效。可见五味消*饮在治疗乙型肝炎湿热*邪中之重要价值。 延伸阅读 董永法老师传授给我的鼻窦炎良方,我已经用了20年了鼻窦炎也是常见的鼻病,以鼻流浊涕、量多不止为主要特征,常伴有头痛、鼻塞、嗅觉减退等症状。中医称此病为鼻渊。鼻窦炎急性期较好治,迁延失治变为慢性了,则缠绵难愈。鼻窦炎的炎症累及额窦则头痛较剧,累及筛窦、上颌窦,则鼻塞、嗅觉减退较甚。炎症严重时,伴有发热、恶寒。额窦炎,用手指按压攒竹穴(额窦处),有明显压痛;颌窦炎,用手指按压鼻鞍(副鼻窦处),亦有明显压痛。一旦拟为鼻窦炎,不管是急性期还是慢性期急性发作,投以芎芷石膏汤加减方,不失为 选择。基本方如下:川芎10g,白芷10g,石膏30g,藿香10g,白术10g,前胡10g,辛夷花10g,苍耳子10g,淡竹叶12g,*芩10g,甘草5g。芎芷石膏汤加减方治鼻窦炎原为董永法老师传授给我的,再经我二十多年的验证,稍事修整,己成为我临床常用方。以上点滴经验皆为我实实在在的临证心得,诸后学者不妨谨记之,或可以简驭繁。 *********************************************************************** 陈潮祖验方:专治鼻流清涕 苍辛五苓汤:桂枝15g,白术20g,猪苓15g,茯苓20g,苍耳子10g,辛夷15g。 主治:鼻流清涕,长期不愈,舌体淡胖有齿痕,脉缓。 经曰:“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合于四时五脏阴阳,揆度以为常也。” 指出水液的运行,有赖脾气输运,肺气宣降,肾阳气化。其中尤赖肾阳将其水津蒸化为水气,始能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发挥濡润脏腑形骸的功能。 堵塞鼻窍,则鼻塞不通或鼻甲肥大之症见矣!观其暮年鼻常清涕自出,即知阳气已虚,若非晚年而流清涕,也是阳虚气化不及使然。 宜温阳化气,宣通肺窍。方用五苓散加苍耳子、辛夷。 五苓散温阳化气,并引导水液下行;苍耳子、辛夷祛风通窍,助肺气宣通;合而成方,共奏温阳化气,宣通鼻窍之效。 以鼻流清涕,而舌体淡胖、有齿痕为其使用指征。 盖舌淡为阳虚偏寒之象,舌胖为水湿阻滞之证故也。 若阳虚更甚,可与真武汤合用,增强温阳化气功力。若加细辛、白芷,疗效亦佳。 ******************************************************************** 马老师:我得到本方之后,广泛用于治疗鼻窦炎、鼻炎 柴胡10g、浙贝母10g、当归10g、栀子10g(捣碎)、银花10g、甘草6g、元参10g、*菊花10g、苍耳子10g、辛夷10g(不布包)、白芷10g、桔梗10g。 我得到本方之后,广泛用于治疗鼻窦炎、鼻炎。对于急性鼻炎,慢性鼻炎急性发作,感冒引起的鼻炎或感冒好了鼻炎不好等,效果没得说,一般两副均能搞定,而且不需要任何加减。这个方子我用过多次,基本真没有失误的。 但对慢性鼻炎,要谈到根治,则达不到如期效果,往往是开始用效果特好,继续用下去,就达不到根治的效果。分析原因是,一是马老师用的药材比较地道,好多就是自己采的或委托当地农民采了后送给他的,尤其是柴胡。二是,这个方子治疗属热性的可以,寒性的,估计暂时缓解症状行,根治作用差,另外,就是可能有些加减法,我还不知道。但不管怎么说,治疗鼻窦炎、鼻炎,症状明显并希望出手就见效的,这个方子还是很不错的。 特别提醒:本文所涉及之处方用药,仅供临床医生参考,非中医专业人士请勿擅自试方。 温馨提示:文中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专业中医人士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试药,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版权说明:本文来源网络。我们分享文章,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以。此文出于学习分享,传播更多资讯之目的,无商业用途。若涉及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立即处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usanqiq.com/cezjb/10797.html
- 上一篇文章: 脏腑辨证临床用药参考表
- 下一篇文章: 一个月涨粉万这个ldq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