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说它能治痈疽疔种和一切无名肿
野菊花,又名苦薏,“薏乃莲子之心,此物味苦似之,故与之同名。” 野菊花味苦、辛、微寒,是清热解*药之一。能清热解*,用于痈疽疔疖,咽喉肿痛,目赤肿痛,头痛眩晕。外洗也用治湿疹、湿疮、风疹痒痛等。 野菊花的医案 《本草纲目》收录:痈疽疔种,一切无名肿* 1、用野菊花连茎捣烂,酒煎热服取汗,以渣傅之则愈。《孙氏集效方》 2、用野菊花茎叶,苍耳草各一握,共捣,入酒一碗,绞汁服,以渣傅之,取汗即愈。或六月六日采苍耳叶,九月九日采野菊花,为末,每酒三钱,亦可。《卫生简易方》 天泡湿疮: 野菊花根,枣木,煎汤洗之。——《医学集成》 瘰疬未破: 野菊花捣烂,煎酒服,以渣傅之自消,不消亦自破也。——《瑞竹堂经验方》 野菊花的来源和作用 来源:本品为菊科植物野菊的干燥头状花序 产地:主产江苏、四川、广西、山东等地。。 性味:苦、辛、微寒;归心、肺经。 功效:清热解*。 用法用量: 1、内服:煎汤,10-15g,鲜品可用至30-60g。 2、外用:适量,捣敷;煎水漱口或淋洗。 使用注意:脾胃虚寒者,孕妇慎用。 野菊花与菊花的异同 野菊花与菊花均可清热解*,野菊花苦寒,长于解*消痈,治疗疮痈疔*肿痛多用之;菊花甘而微寒,长于疏风清热,治疗上焦头目风热多用之。 野菊花的服用 《本草汇言》:破血疏肝,解疔散*。主妇人腹内宿血,解天行火*丹疔。洗疮疥,又能去风杀虫。 因此,野菊花可以治疗: 1、痈肿疔疖,咽喉肿痛。 2、目赤肿痛,头痛眩晕。 3、湿疹,湿疮,风疹痒痛等。 版权说明 本文系原创稿,版权归胡世云主任医学科普团队所有,如需转载,请与本团队联系。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usanqiq.com/cezjb/12203.html
- 上一篇文章: 有一味中药降压降脂,泡水喝可清脑明目
- 下一篇文章: 未来几年,农村这4种野草被称为高端中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