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治疗最好医院 https://mjbk.familydoctor.com.cn/bjbdfyy/
<

在记忆里一直以为,苍耳的名字很好听,很有诗情画意。小时候喜欢看的儿童文学和童话故事,都提到过苍耳的名字。故事情节记不清了,大约是一些带毛毛的小动物把苍耳的种子带到一个新的地方,孕育新生,繁衍生长。因此苍耳这个名字一直印在脑海中,但多年来一直不知道是它长的什么样子。

年过半百,身老心闲,开始琢磨整理一些内心铭记的东西。依赖着高科技和现代化手段去解读一些事物很方便。一日刚刚下过雨后的清晨,万物在朝阳下熠熠生辉,生机盎然。晨练时我用手机百度甄别一个个熟悉的草木,想探究他们的学名。当镜头对准一个从小就熟悉的植物时,一个更熟悉的名字出现了:苍耳。原来就是我们小时候所熟悉的叫苍子棵或毛扎蛋的植物,感到有些泄气。这个物种一到秋季,果实成熟了会扎人,还经常在没有知觉时被带回家里,夜晚睡熟时被扎痛过,不好玩也不好看,所以小伙伴们都比较讨厌这个物种。如果换一个环境,我或许会兴趣顿失。但在这个人间五月,满目芳菲的清晨,已经经历过了世事沧桑,并没有感到有什么失望,而是有了进一步了解的想法。

苍耳全身都是宝,都入药,能降温祛风,杀死病虫,能治疗感冒,还能治疗鼻炎。能榨油还能制成香料,更是苗药、藏药、蒙药等多种药物的原材料。《诗经.卷耳》被称为“古今闺思之祖”。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怀人,寘彼周行……卷耳就是苍耳,独守在家的女子,在野外采食卷耳时,孑然独立,浓浓的思念从*夫婿之情,永远填不满自己的浅筐,是何等的唯美和悲壮。“苍耳林中太白过,鹿门山下德公回”。谪仙李太白游猎江湖,庞德公隐居山林,居然和这小小的苍耳息息相关。不仅如此还有许许多多的诗词赞美苍耳。苍耳是一年生植物,它们分散广布,不择土地,默默无闻地在小路旁,田野间,树林边,年复一年推陈出新。这些都是我前所未闻的,让我不由得肃然起敬。

这些年来,生活得肤浅浮躁,不求甚解。对熟知多年的人和物只停留在表面,从未有过深入了解,也因此对一些事物认知不足,妄下结论,尤其对那些很熟悉的人和事,了解的往往不够深入。这让我想起一个小时候的玩伴,在大人眼里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坏孩子”,学习成绩不好,喜爱打架,搞恶作剧,上树爬墙,偷瓜摸枣,干尽了让大家头疼的事。可是当一个小孩子溺水时,他拼尽全力将那个孩子救了出来,自己因为精疲力尽被淹死在水塘中。当时全村子的人们都跑到水塘边,大家哭着喊着,用发自内心的情感在祭奠这个曾经的小捣蛋。虽然他只定格在十岁的年纪,但一直是人们心中的隐痛,多年以后提起来都为之骄傲。因为我们关系很好,也对我以后的人生认识有了深层次的影响。

我们小时候,有太多的天然的有药物价值的野生食品,供饥肠辘辘的我们食用。那时候我们虽然食物匮乏,但身心健康、快乐,很少得各种疾病,感冒了用一床棉被捂一身透汗,或者吃一两片安乃近就好了,大概和我们吃的都是天然绿色食品有关。后来我知道,黑甜甜叫龙葵,老瓜瓢叫萝藦……我原来熟悉的动植物突然变得有些陌生。其实这和人生不谋而合,小时候我们管小伙伴叫二蛋、狗剩、三丫,长大了叫张科长、李处长,赵老师,感觉熟悉又陌生。我们长大了,把许多天性都深深的掩藏起来,带着一层层厚厚的面具面对着陌生的人和事,这就是所谓的成熟罢。可是我们的内心深处依然如火山深处涌动的热流,愈到一定年纪愈要喷涌,愈想剥茧抽丝后回归本来面目。

思索和回味也许没什么结果,但却能让人清醒和沉淀。随着年龄的增长,理想和行动越来越现实,回归了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的境界。可是探究却不应该停滞,活到老,学到老是每一个积极向上的灵*所需的源泉。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那些名家大德穷其一生,不放过一点学习机会,所以古人有马上、厕上、轿上学习的美德。他们无欲无求,留给世间一笔笔宝贵的财富,这不就是苍耳的精神吗?

作者丨董贵

编辑丨格格

终审丨刘向美张玉洁

原标题:《苍耳》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usanqiq.com/cezjb/124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