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我的芦苇情
提起芦苇,我与它可算是有一段很深的情缘呢。如今事隔多年,再次想起它们,那久远的记忆会再次浮现在我的脑海,依然历历在目、清晰可见。我出生在上世纪70年代,家住在北京郊区的农村,是一个很小的村庄,村里没有学校,要到邻村去上学,邻村比我们村大一些,条件好一些。每天清晨,我背起小书包,走在用煤渣铺成的小路上(煤渣雨天防泥雪天防滑),路两旁是大片的庄稼地,小路的尽头是横在两村之间的水渠,这条水渠就是我们村与邻村的分隔线,水渠筑得高高的,要爬一个坡,跨过水渠才到邻村。在离水渠很近的地方,有一片低洼地,下完雨后,这块儿地方总是会积水,不知是人为种的还是自己出的,这里长着一片芦苇丛。我小时候个子矮,那高大的芦苇比我还高,等到它们开花的时候,那紫色的花穗儿随风摇晃,像是高个子的人举起手臂在向我招手,神气十足,十分醒目。也许是由于它的高大茂盛和那像扫帚一样的花吸引我的注意力吧,我心中对它们充满了喜爱,所以它们成了我上学路上的好朋友、好伙伴,每天上学,我都会和它们打招呼。在雨季,低洼地的积水里,会有许多水生的小虫子,其中有一种叫作马蟞的扁平水虫,我对这种虫子印象深刻,因为大人们经常嘱咐我们这些小孩子不要去趟那里的水玩,水里的马蟞会钻到人的身体里吸血,所以小时候的我对这种虫子充满了恐惧,自然不敢去趟那里的水。在这条上学的小路两旁,还生长着许多其他的植物,小时候嘴馋,不管是什么野菜野花和野果,都想放到嘴里尝一尝:还记得有一种开紫色小花的野菜,我们这里叫小鸡儿喝酒,花的形状像个小酒杯,花心很甜,据说有*,小时候的我很傻,只要好吃,有*也要尝一尝,还好没被*死;还有一种开白色絮状花儿的野菜,我们这里叫妈妈仁,没有什么味儿,只是吃着玩;最好吃的要算是紫色的野葡萄了,不过也有一定的*性,我们村儿有一个孩子吃多了,鼻子直流血;甚至连满是刺儿的苍耳子的种子也不放过,嫩的时候刺儿不扎手,剥开外皮儿吃里面的白仁儿,味道有点苦……除了这些地面上的花呀,果呀的,还挖地底下的根吃:还记得有一种叫杜梨儿的根,是圆球形的,皮是黑色的,硬硬的,其实也不怎么好吃,不知道小时候为什么那么喜欢挖来吃;等到干燥的季节,低洼地上没有积水了,就跑到那里挖面根吃,面糊糊的很好吃,所以我给它起了个名字叫面根,剥开外皮,里面全是白白的淀粉,十分诱人,也不知是什么植物的根,会不会是芦苇的根呢?做这些事是我小时候放学路上的最大乐趣,现在回想起来,这些美好的童年趣事会让我的嘴角在不经意间露出微笑。我与芦苇的情缘当然不止于此,之所以说我与芦苇有很深的情缘是因为我的一场大病。大概是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我出了麻疹,浑身长满小红疙瘩,全身发热,说不出的难受,只好请假在家休息,据说这种病不能见风,否则会有生命危险,所以家里的门窗紧闭,整天躺在炕上还捂着个大被子,不能下地也不能出去玩儿,更不能上学,真是太难过了。那时候农村有个土方,是用芦苇根煮水喝治疗这种病,原理是这种病是身体里有热*,芦苇根清热解*效果好,用它来煮水喝,可以把身体里的热*发出来,所以在我生病期间,妈妈每天用芦苇根给我煮水喝,这样过了一星期左右,我的病情渐渐好转,最后终于痊愈了。而且芦苇根煮的水还甜丝丝的非常好喝,比吃药强多了,又好喝又治病,真是一举两得啊!所以,可以说芦苇是我的救命恩人呢,感谢你们!我亲爱的芦苇们。这是很久以前的事了,想起这些往事,心中无限感慨……如今我已人到中年,家乡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原先低矮的平房变成了现在高大的楼房,原先的土地变成了现在柏油铺成的公路,原先的庄稼地早已不在,那片低洼地更是消失的无影无踪了,农村也已经农转非了,变成了城市……但这些美好的记忆已经深深印刻在我的心上,会永远保存在我的记忆中,不管时光如何流转,世界如何变化,也永远抹不去我心中的风景。几年前我家附近建了一个郊野公园,公园里有个人工湖,湖上有个小木桥,湖岸边种满了芦苇,每当我思念起小时候的芦苇丛,就会走到公园的小木桥上去看看它们。作者:茉莉清茶本文由原创梦之队供稿,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usanqiq.com/cezjb/12822.html
- 上一篇文章: 5岁女童突然肝衰竭昏迷不醒紧急抢救4天
- 下一篇文章: 潍坊市中医院专家提醒打喷嚏流鼻涕经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