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医科学院门诊部为您的健康生活服务

导读:荨麻疹俗称风团、风疹团、风疙瘩、风疹等,它的皮损就是一些风团,常反复发作、瘙痒剧烈、时起时消、发无定处,发病机制与个人先天禀赋以及风邪、内风相关。荨麻疹有急慢性之分,相信有很多朋友正饱受此病的困扰,今天小编就为大家介绍此病的中医辨证治疗:

一、辨证治疗

1风寒型1.1症状

风团色白或淡红,稍沾冷水则可诱发,瘙痒异常,遇冷当风则加剧,遇热可减轻,口不渴,可伴有发热恶寒。舌淡苔殷白,脉浮缓。

1.2治法

散寒祛风,透疹止痒。

1.3处方

葛根12克,麻*6克,桂枝6克,白芍10克,甘草6克,大枣15克,生姜6克。

加减:有表证加荆芥、防风;表卫不固加*芪、防风、白术;久病体虚加当归、*参;瘙痒难忍加蝉蜕、白藓皮;久治不愈,反复发作加乌梢蛇。

用法:每日1剂,水煎,早晚分服。

1.4疗效

上方共治疗99例风寒型荨麻疹,临床痊愈93例,好转3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7%。

1.5常用成方

可选麻*连翘赤小豆汤、九味羌活汤等加减。

2风热型2.1症状

风团色红,连接成片,暴痒难忍,可有针刺样灼热感,遇热稍减,伴自汗口渴,甚则发热烦躁。舌红苔*,脉浮数。

2.2治法清热疏风2.3处方

生地12克,连翘10克,桑白皮10克,牛蒡子10克,夏枯草10克,赤芍12克,生姜皮3克,地骨皮6克,地肤子6克,茯苓皮10克,蝉蜕6克,白蒺藜6克。

加减:反复发作者加地龙、蜈蚣、全蝎;合并胃肠道症状者加白芍、白术、蒲公英、厚朴。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

2.4疗效

上方共治疗23例风热及风热挟湿型荨麻疹,全部临床痊愈。

2.5常用成方

可选银翘散、消风散、麻杏石甘汤等。

3气虚型3.1症状

风团如豆瓣大,成片,疹色与肤色一致,伴倦怠乏力,动则汗出。舌淡胖,脉弱。

3.2治法

益气固表,祛风止痒。

3.3处方

*芪30克,*参30克,茯苓12克,补骨脂12克,当归12克,丹参12克,徐长卿24克,防风15克,白藓皮15克,乌梢蛇15克,甘草5克。

加减:疹色淡红,受风着凉者加麻*、桂枝;腰酸冷痛,遇冷起白色风团加附子、肉桂;口干思饮,起红色风团者加生石膏、知母、川连。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2周为一疗程。

3.4疗效

上方共治疗慢性属气虚型荨麻疹例,临床痊愈89例,好转29例,无效21例,总有效率为84.9%。

3.5常用成方

可选玉屏风散、四君子汤、补中益气汤加减。

4血虚型4.1症状

血虚型风团形似豆瓣,边缘红晕色淡,皮肤干燥,伴面色无华,头晕失眠。舌淡苔薄,脉细。

4.2治法

养血和营,祛风止痒。

4.3处方

生地15克,赤芍10克,当归15克,川芎10克,首乌10克,防风10克,荆芥10克,蒺藜15克,蝉蜕10克,地肤子10克,甘草6克。

加减:卫气虚弱加*芪、白术;湿甚作痒加苦参、土茯苓、苍术;挟风寒加麻*、浮萍、白藓皮;挟风热加银花、连翘;奇痒难忍加全蝎、地龙、乌梢蛇。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

4.4疗效

上方共治疗血虚型荨麻疹例,临床痊愈例,好转38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95.2%。

4.5常用成方

可选四物汤、当归补血汤等加减。

5湿热型5.1症状

风团鲜红或中央色白、边缘鲜红,搔抓之后,皮肤迅即潮红水肿,局部或全身瘙痒及热感,伴恶心呕吐,头晕。舌淡苔白或*腻,脉滑数。

5.2治法

清热燥湿,散风止痒。

5.3处方

苍术10克,厚朴9克,陈皮6克,甘草5克,*芩10克,连翘10克,地肤子10克,茯苓10克,蝉蜕10克,丹皮10克。

加减:痒甚加蛇蜕、苦参、徐长卿;脘腹痛甚加炒炽壳、焦楂曲;疹红或咽红赤加银花、地骨皮。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

5.4疗效

上方共治疗湿热型荨麻疹15例,临床痊愈12例,好转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3%。

5.5常用成方

可选用龙胆泻肝汤、白头翁汤或葛花解醒汤合茵陈蒿汤加减。

6血瘀型6.1症状

大片风团遍布全身,色红,时起时消,历久不愈,瘙痒难忍,烦躁,便秘。苔薄*,脉弦细。

6.2治法

通经破瘀,祛风止痒。

6.3处方

地龙12克,威灵仙12克,赤芍10克,桃仁10克,丹皮10克,皂角刺10克,土茯苓14克,连翘14克,地肤子14克,香附6克,枳壳6克,甘草6克。

加减:痒甚加刺蒺藜、白芷;风热加蝉蜕、*芩;血虚去丹皮,加当归、白芍;湿重加苦参、滑石。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

6.4疗效

用上方共治疗例本型患者,临床痊愈例,好转2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9%。

6.5常用成方

可选桃红四物汤、血府逐瘀汤等。

二、治疗荨麻疹的专方加减九味羌活汤

组成:羌活10克,防风6克,炒苍术6克,北细辛1。5克,川芎6克,白芷6克,生地10克,炒*芩6克,甘草6克,生姜2片,葱白头3枚。

加减:无寒热,去生姜、葱白头;风热去细辛;由药物反应引起者,重用甘草,加绿豆;寄生虫引起者,加槟榔、乌梅肉;反复发作加蝉衣、浮萍草、地肤子。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儿童用量酌减。

疗效:共治疗例急性患者,痊愈例,好转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8.68%。

抗敏灵

组成:*参20克,*芪30克,当归20克,*芩20克,香附15克,麻*10克,细辛5克,陈皮20克,荆芥Z0克,艾叶10克,沙棘20克,甘草15克,大枣8枚。

用法:每日1剂,水煎3次,每次约毫升,日服3次。儿童用量酌减。

疗效:共治疗例风寒、风热及湿热型患者,痊愈92例,好转40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7%。

乌蛇祛风汤

组成:乌梢蛇15克,*芪20克,生地10克,当ll51o克,川芎10克,白芍10克,刘寄奴10克,白术6克,防风6克,荆芥穗6克,苦参6克,蜂房6克,雄*2克。

加减:偏寒重用荆芥穗,加桂枝;偏热加牛蒡子、夏枯草;偏湿加苍术、羌活;腹痛恶心,重用白芍,加半夏、甘草;喉头水肿,重用生地,加射干、葶苈子;情绪易激动者加龙胆草、合欢皮;水肿性红斑者加丹皮、白茅根;瘙痒难忍加地肤子、蛇床子、白藓皮。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第3次药液熏洗皮肤疗效:共治疗88例老年慢性荨麻疹,临床痊愈54例。

四虫汤

组成:乌梢蛇9克,地龙15克,僵蚕9克,蝉蜕6克,荆芥12克,防风12克。

加减:风寒加桂枝、白芷、丹参、徐长卿;风热去荆芥、防风,加银花、牛蒡子、薄荷、*芩、丹皮;表卫不固加*芪、*参、白术、浮小麦;血虚加熟地、当归、白芍;胃肠实热加大*、芒硝、木香、山栀、*连、红藤;兼有湿邪加苍术、苦参、土茯苓。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服药期间忌腥辛之品。

疗效:共治疗例慢性荨麻疹,痊愈例,好转61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为91.6%。

过敏煎

组成:防风6克,*芪15克,生乌梅15克,制首乌15克,地肤子10克,地龙10克,丹皮10克,甘草10克。

加减:遇冷即发者加桂枝8克,制附片6克;遇热加重者加生地、蝉衣;伴腹痛腹泻者加木香8克,生薏米30克;表虚者倍*芪,加白术;皮肤划痕试验阳性者倍乌梅,加防风;伴蛔虫者加使君子、槟榔。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疗效:上方共治疗65例各型患者,均于2周内获临床痊愈,有效率%。

以上为从理论层面分析的荨麻疹中医辨证分型治疗,不建议大家直接使用上述方子,可以找专业中医师结合自己的具体症状后再服用。

以下这篇文章中介绍了荨麻疹的中成药治疗,大家可以参考:

瞿幸教授-慢性荨麻疹的中医治疗

我个人比较推荐的是,如果是急性期的,可以采用非药物疗法,下面为大家介绍两种行之有效的小方:

1.拔罐

取穴:神阙。

操作:患者仰卧。用闪火法迅速将火罐扣在神阙穴上,3~5分钟后取下,用同样方法连拔3遍。每日1次,3日为一疗程。

自己操作请注意用火安全!

2.中药外洗

夜交藤克,苍耳子、白蒺藜各克,白鲜皮、蛇床子各50克,蝉蜕20克。

加水7大碗(约毫升),煎开20分钟,乘热先熏,候温用旧巾布浸药液外洗患处。药液放阴凉处,用时煮热,每剂可洗用3~5次。搽后切勿立刻用水清洗。

注意

(1)忌发物、油腻、辛辣食物;忌橘子、菠萝、龙眼等热性水果。

(2)忌晨跑,避风。

(3)保持室内环境干净。

(4)忌抓挠。

赞赏

长按







































白癜风诊疗规范
白癜风早期症状有哪些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usanqiq.com/cezjb/28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