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你有注意自己的鼻子吗
知识卡片 什么是鼻病 鼻病主要因风寒或风热犯及鼻窍,或胆腑郁热上蒸鼻窍,脾胃湿热上结鼻窍所致,临床常见症状为鼻痒、鼻塞、流涕,头痛等。根据功效及适用范围,所选的中成药可分为清宣通窍、清化通窍、散风通窍三类。知识卡片 清宣通窍类 清宣通窍类中成药主要具有清热散风、宣通鼻窍等作用,适用于风热邪*袭肺犯鼻所致的鼻鼽鼻渊,症见鼻痒,鼻塞,喷嚏,流清涕或浊涕、量多,舌红,苔微*,脉浮数。其处方组成以苍耳子、辛夷、细辛等散风寒、通鼻窍药物,及金银花、*芩、野菊花、薄荷、连翘等清肺或疏散风热药为主。 千柏鼻炎胶囊 千里光g 卷柏g 羌活32g 决明子g 麻*g 川芎16g 白芷16g 清热解*,活血祛风,宣肺通窍。 风热犯肺、内郁化火、凝滞气血所致的鼻塞、鼻窒、鼻渊。 硬胶囊,每粒装0.5g。 口服。1次2粒,1日3次,15天为1个疗程。症状减轻后,减量维持或遵医嘱。 外感风寒、肺脾气虚者慎用;含千里光,不宜过量、久服 服用本品偶有胸痛、口干及肝脏损害等不良反应。 知识卡片 清化通窍类 清化通窍类中成药主要具有芳香化浊、清热通窍等作用,适用于湿浊内蕴、胆经郁火所致的鼻塞,流清涕或浊涕,前额痛,舌红,苔微*,脉滑数。其处方组成以芳香化湿之广藿香叶及清胆经郁热之猪胆汁为主。 霍胆丸 广藿香叶g 猪胆粉g 芳香化浊,清热通窍。 湿浊内蕴、胆经郁火所致的鼻窒、鼻渊。 丸剂,包衣水丸。 口服。1次3~6g,1日2次。 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年老体弱、脾虚便溏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有高血压、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滋补性中药。 本品有致过敏的不良反应报道 知识卡片 散风通窍类 散风通窍类中成药主要具有散风、益气固表、宣通鼻窍等作用,适用于肺经风热、胆腑郁热所致的鼻塞,流*涕、量多,头痛,舌红,苔微*,脉数;或肺气不足、风邪外袭所致的鼻痒,喷嚏,流清涕,易感冒,乏力,舌淡红,苔白,脉弱。其处方组成是以苍耳子、辛夷、细辛、白芷等宣通鼻窍药物,以及柴胡、金银花、薄荷等发散风热药物,*芪、白术等益卫固表药为主。 辛芩颗粒 细辛g *芩g 荆芥g 防风g 白芷g 苍耳子g *芪g 白术g 桂枝g 石菖蒲g 益气固表,祛风通窍。 肺气不足、风邪外袭所致的鼻鼽、鼻窒。 颗粒剂。含蔗糖型每袋20g;无蔗糖型每袋装5g。 开水冲服。1次1袋,1日3次,20天为1疗程。 外感风热或风寒化热者慎用;本品含苍耳子、细辛,不宜过量、久用。 知识卡片 注意 本类中成药,大多辛散苦泄,或芳香清泄,有伤阳、耗气、伤津之弊,故脾胃虚弱者、津液耗损者酌情慎用。本类成药有口服和外用的剂型可选用,口服以片剂、丸剂、颗粒剂、胶囊剂等为主,外用常用滴鼻剂。现代研究表明治鼻病类中成药具有抗炎、抗过敏、抗菌、调节免疫等作用。本文仅供参考,如有类似症状,请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不可盲目滥用,引发严重后果。 鼻病中成药 编辑:占晨昕 图片来源:网络 文字来源:中成药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08 请小可爱们看完记得在右下角点个在看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usanqiq.com/cezjb/4927.html
- 上一篇文章: 良方难求鼻炎
- 下一篇文章: 鼻子过敏了试试中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