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鼻炎案两则
一、鼻窒案:鼻窒,是以鼻塞为主证的慢性鼻病,西医称之为慢性鼻炎。吴某,男,5岁,初诊日期:年6月22日星期一主诉:鼻塞反复发作3年余,加重2周。现病史:患儿不论春夏秋冬,均有鼻塞,呼吸声粗重,感冒后症状加重,白天尚可,夜间睡眠时尤甚,且春夏季节喜流鼻血,咽喉疼痛,体温正常,无咳嗽、头痛等症状。食欲一般,形体偏瘦,头汗多,自幼大便干,1-3天一行。查体:双侧下鼻甲红肿,鼻道仅存一丝缝隙,有*涕;咽红微肿,扁桃体不大。舌红苔白*,脉浮滑小数。既往史:便秘3年余过敏史:否认诊断:慢性鼻炎咽炎便秘中医诊断:鼻窒便秘(肺胃蕴热壅塞鼻窍)治则:清散郁热,宣肺通窍病案:患儿常年便秘实为隐患,肠中有积热,肺与大肠互为表里,肺亦受热邪迫蒸,适逢暑热,内外热邪相互勾结,则鼻肿、鼻出血,咽喉红肿不退。故治此慢性鼻炎需上清散肺经郁热,下通大肠之积,取釜底抽薪之法方能治其根本。1、方药:银翘散和苍耳子散加减金银花5g连翘5g淡竹叶4g薄荷5g炒牛蒡子6g芦根15g淡豆豉5g桔梗5g炒枳壳8g瓜蒌10g辛夷5g甜叶菊2共5剂颗粒剂温水冲服早晚各一次2、小儿推拿法:揉迎香穴、鼻通穴、开天门、推坎宫、揉风池穴、捏脊、 摩腹,隔日一次。 复诊:年6月28日星期一 药后鼻塞减轻,未流鼻血,后半夜呼吸喘憋感明显缓解,食欲可,大便1-2日一行。 查体:左侧鼻道已有1/3通气,右侧鼻道仍为缝隙,仍有*,白粘涕。舌红苔薄白。脉略浮滑。 医案:今症已缓解,说明思路尚对,然鼻甲肿大多年,从热、痰、瘀三方面考虑,想必收效更快,调整上方: 淡竹叶6g生石膏10g炒苍耳子5g辛夷5g芦根10g浙贝母6g当归3g炒麦芽6g桔梗6g陈皮6g瓜蒌10g,甜叶菊2g共5剂颗粒剂温水冲服早晚各一次 6月29日患儿来院行小儿推拿治疗,再查看鼻腔,左右鼻道均已通畅1/2,时隔一日,收效显著。拍舌像,较前热盛程度减轻。 二诊舌像二、鼻鼽案:鼻鼽是指突然和反复发作的鼻痒、打喷嚏、流鼻涕为主要特征的鼻病。宋某,男,8岁初诊时间:年6月22日主诉:鼻塞、流涕反复发作半年余,加重1周。本周出现腹痛伴呕吐2次。现病史:流鼻涕,或轻或重,半年余。前往医院耳鼻喉科、中医院耳鼻喉科均诊断为鼻窦炎,予海盐水洗鼻、鼻喷剂、中成药联合治疗,显效甚微。今多*粘鼻涕流出,无头痛等不适。患儿面色晦暗,胃脘部疼痛伴呕吐反复发作2年多,复发1周。B超检查未见异常,去年在我院行小儿推拿治疗后缓解,近一周再呕吐两次,呕吐物均为未消化食物,无发热、腹泻、头晕等不适。刻下胃部隐痛不适。查体:全腹柔软。双侧鼻粘膜红肿,色偏暗淡。多*涕,通气顺畅。咽红,扁桃体不肿。舌尖鲜红,舌中有裂痕,苔薄白略腻。寸脉浮滑,关脉濡滑。诊断:慢性鼻炎鼻窦炎消化不良中医诊断:鼻鼽胃脘痛证(风热袭鼻脾胃气虚)治则:疏风透热,降逆和胃病案:患儿因饮食失节、情志未遂,影响脾胃功能,脾失健运,纳化无权,则食欲不振。湿浊内蕴,胃失和降,则恶心、呕吐。脾胃为后天之本,中焦脾胃虚弱则母病及子,易感外邪,或感冒过后余邪未尽,鼻炎缠绵难愈,郁而化热,*涕不止。方药:银翘散合藿朴夏苓汤加减广藿香8g苏叶6g茯苓10g桔梗5g金银花8g连翘6g淡竹叶4g辛夷5g炒苍耳子5g薄荷5g芦根15g陈皮6g甜叶菊2g5剂颗粒剂温水冲服早晚各一次初诊舌像复诊日期:年6月28日药后鼻涕明显减少,鼻塞减轻,咽喉不疼了,胃痛已愈,但前天晚饭后去公园奔跑玩耍,呕吐一次,精神佳,舌尖微红,苔薄白。脉滑缓病案:风热邪气透散所剩无几,然鼻内红肿,*粘涕仍有,易银花为桑白皮,清肺消痰,益肺养阴,取四君子健脾益气,乃培土生金法。连翘6g淡竹叶4g辛夷5g苍耳子5g薄荷5g桑白皮6g芦根10g紫苏叶6g茯苓10g陈皮6g炒白术6g桔梗5g甜叶菊2g5剂颗粒剂温水冲服早晚各一次小结:两位小患者年纪为5岁、8岁,就已经受鼻炎困扰多年,虽然有过使用西药治疗的经历,但是效果总是不尽人意,在临床观察中,我发现中医药在治疗小儿慢性鼻炎中有着很大的优势,那就是“整体观念与辨证论治”。 位小朋友除了鼻炎外还有多年的便秘,便秘严重时往往鼻塞也会加重,第二位小朋友流涕不止,且长期反复腹痛、呕吐。在治疗鼻病的同时还要注重补中益气,固护脾胃。从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出发,不只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治疗的效果往往更加理想、疗效可以得到更长久的巩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usanqiq.com/cezjb/9227.html
- 上一篇文章: 鼻囊肿有哪些症状表现这5个很常见
- 下一篇文章: 迪康药业恒心造品牌,匠心铸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