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鼻窦炎,反复治不好,是因为正气虚弱,
这段时间天气转冷,来医院找我看诊的小朋友又多了起来。 大部分鼻炎小朋友,都是因为感冒以后导致鼻炎又复发了,一整天都在流鼻涕,卫生纸也堆满了整个垃圾桶,鼻子周围也是红红的一圈。 其实鼻炎并不是什么疑难杂症,关键是找对方法,只要对症,效果就很明显。 为什么我会这么说呢?给大家说个病例就明白了。 有个13岁的小男孩,鼻窦炎的情况已经有两年多了,孩子家长一直以为是孩子的体质问题,孩子比较瘦弱,容易感冒。 可没想到,这个流鼻涕的情况就折磨了孩子两年的时间,反反复复老不好,3天前又开始发作了。 孩子妈妈也带孩子试了不少法子,什么用来喷鼻子的,洗鼻子的,还有一些乡下的土方子,折腾了好长时间也没什么效果。后来才想选择中医试试。 孩子鼻窦炎反复不愈,多半是肺内有热 给孩子看诊时发现,有鼻窦炎的孩子多半是这些特征。 鼻塞,打喷嚏,前额疼痛,流脓性鼻涕,舌质红,舌苔白,脉滑。平时食欲一般,还容易拉肚子,孩子体质比较差,很容易感冒。 孩子鼻窦炎的发生与感受外邪、正气虚弱密不可分,其中正气虚弱是发病的重要因素,贯彻疾病的始终,常见的是肺脾气虚体质。 因此我觉得在治疗上“通窍祛浊气”是最基本的方法。 给孩子开方,香白芷、苍耳子、黄芩、浙贝母、黄芪、郁金、辛夷、胆南星、藿香、蒲公英、桔梗,7剂,水煎服。 一周以后,家长带着孩子来复查,很多症状都有所缓解,鼻塞流涕、前额疼痛、打喷嚏的情况都有减轻,去掉苍耳子、白芷、黄芩,加入太子参、茯苓和白术,再用两周。 经过我的治疗以后,不适症状都基本消失,后续给孩子仅为调理身体。 鼻窦炎是鼻窦部发生化脓性炎症的一种疾病,多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之后由鼻腔黏膜炎症蔓延至鼻窦内黏膜。 本病例为慢性鼻窦炎急性发作,患儿虽有喷嚏鼻塞,前额疼痛,流脓涕,舌质红,苔白,脉滑等实证表现。 我认为鼻窦炎反复发作与正气虚弱密切相关,所以在首诊时兼以扶正。 急性期后及时加用黄芪、太子参、白术、茯苓等药,或予以补中益气丸内服以固护正气,补益脾肺之虚。 慢性患者在疾病早期,即使存在实证也可以扶正,在此基本治疗方法指导下,形成辛香苍耳散为主方的内服方药。 根据不同的证型予以辨证加减:肺经风热辅以疏风清热,肝胆湿热辅以清肝利胆,脾肺气虚辅以健脾补肺。 内服方中苍耳子散风通窍,兼能止头痛,为治鼻渊要药; 藿香性微温,有醒脾快胃,振动清阳,利湿除风之功用,善行胃气,能通利九窍,为治鼻渊之主药; 陈胆星,清热化痰;黄芩,清热燥湿解毒;辛夷、白芷辛温,散风寒通鼻窍,与苍耳子合用为治鼻渊头痛、鼻塞、流涕之主药; 浙贝母清热化痰;郁金有行气活血、开郁的作用。 二诊时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即加大扶正力度。 慢性患儿在疾病早期即予以扶正,急性患儿在疾病中后期即时健脾补肺,固护正气,可极大地提高治疗效果。 说明这次开的药是对症的,所以孩子见效才会这么快。 喷鼻子、洗鼻子只是短期地起到缓解作用,时间久了,这样做反而会损伤鼻粘膜,甚至容易出鼻血,这些方法也是治标不治本的。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usanqiq.com/cezjg/14355.html
- 上一篇文章: 阴囊湿疹治疗偏方六例百度经验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