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鼻炎,孩子和家长最讨厌的就是哗哗哗流个不停的鼻涕。不仅看起来脏,还堵着鼻子,影响孩子正常呼吸。

所以,很多家长带着孩子来看鼻炎,总是忍不住问我:赵大夫,俺家这鼻涕啥时候能止住啊?

其实,孩子流鼻涕是好事,这是人体自己在努力排除内部的寒湿,是一种自救方式。

鼻炎

就是寒湿在作怪

为什么这么说呢?咱一起来结合症状分析一下。

打喷嚏,是身体在排寒邪,一早一晚寒气更重,所以症状更明显;流鼻涕,是身体把湿邪清理出体外;鼻塞,是因为体内阳气不足,寒邪与湿邪聚集在鼻腔,继而出现淤堵。

门诊实录

我有一个患者,7岁,本来身体是挺好的,但是第一次新冠阳了之后,体质明显变差,老是感冒。有一次家长没重视,病程拖得久了,居然演变成了鼻炎。

主要表现就是鼻塞,流白色黏鼻涕,鼻子发痒,总是不断的打喷嚏,快给妈妈愁坏了。

每次看着孩子憋得睡不好觉,孩子妈妈就悔不当初。也带着孩子四处看了,吃了一大堆抗过敏的药,喷的、贴的也都用了,都只是暂时缓解,下次还继续复发,关键是还一次比一次更严重。

最后,孩子自己被折腾得妥协了,答应妈妈喝中药。

刻诊:面色无光,脉细,舌苔薄白,舌质淡红,大便溏薄,饮食比较挑食,食欲不振。

开方——

内服:白术、茯苓、白扁豆、甘草、桔梗、莲子、党参、砂仁、山药、薏苡仁、苍耳子、乌梅、莲子肉

外用:鼻腺宁贴(缓解鼻塞)

14天后复诊,孩子说鼻子已经通气了,鼻痒和打喷嚏的现象得到遏制。

接下来,原方保持不变,再投14剂,鼻腺宁贴换成健脾贴,诸证继续改善。

到最后,妈妈激动地说孩子的鼻炎好了,吃饭食欲很好,孩子也活泼了,鼻炎的症状都消掉了。

这就是从脾胃治鼻炎的典型。

咱一起看,这孩子苔薄白,脉细,大便溏薄,食欲不振,明显就是脾胃有湿。这个时候单纯的祛湿是没用的,一定要兼顾健脾补气。

因为脾胃虚了,运化功能就会变差。津液的生成效率低,废水又排不走,越积越多,湿的问题就越来越明显。

所以,我用了参苓白术散加减,它是专门通过健脾补气的方法来祛湿,中成药参苓白术颗粒也有同样的效果。

先是人参、白术、茯苓、甘草,组成大补脾气的四君子汤,促进脾胃的运化。

茯苓、白扁豆、薏苡仁都能健脾渗湿,湿邪祛了,就解除了脾胃运转很大的一部分阻力。

最后加上乌梅收敛肺气,苍耳子通鼻窍,全方合用,健脾益气,化痰散湿,共同达到消除过敏性鼻炎之功效,找到病根,一把铲除。

最后,给家长们分享一个不吃药、不花钱,也能祛湿排寒的好方法——晒太阳!

夏天清晨还不是太热的时候可以多带孩子到户外晒晒太阳,尤其晒晒背。

秋冬温度较低,可以带孩子多去户外玩耍,接受阳光的洗礼。晒太阳可以迫使孩子体内的寒气排出体外,微微发汗也有助于祛湿排寒。#过敏性鼻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usanqiq.com/cezjg/158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