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辨识苍耳子发散风寒,通鼻窍
苍耳子 本品为菊科植物苍耳的干燥成熟带总苞的果实。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干燥,除去梗、叶等杂质。全草亦可入药。 性温,味辛、苦。归肺经。 发散风寒,通鼻窍,祛风湿,止痛。 1.蠲痹止痛,本品味辛能行散,苦可燥湿,性温则散寒,偏入肺,肝,脾,肾四经,“上通脑顶,下行足膝”,常用于风寒湿痹,四肢拘挛,风寒头痛,头风头痛及牙齿疼痛等证。 2.宣肺通鼻风寒袭肺,肺失宣降,邪阻鼻窍,浊涕不止或鼻塞不通,可用苍耳子宣肺通鼻,止鼻渊,通鼻塞。 3.发汗解*。风寒乘虚外侵、肺失宣肃,表卫不和。卫阳被遏,而致风寒感冒。症见: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肢节疼痛,鼻塞不通或流多量清涕,咽痒咳嗽,口不渴或渴喜热饮,苔薄白质润,脉浮紧。若风寒夹湿者,困遏卫表,痹阻经络,又见头重如裹,肢体骨节瘦重疼痛,苔白腻,脉濡等,苍耳子辛温解表且宣肺,疏风散寒能发汗,苦温故兼可祛湿,故可用于风寒或风寒夹湿之感冒。 4.疏风杀虫苍耳子辛行疏散,苦可燥湿杀虫,常用于疠风,疥疮,皮肤瘙痒等证。 苍耳子 煎服,3~9g。或入丸散。 1.苍耳子散(《济生方》)辛夷仁、苍耳子、白芷、薄荷。为细末,食后用葱、菜汤润下。功能散风寒,通利鼻窍,治鼻渊,流*浊鼻涕,鼻塞不通。 2.化核膏(《全国药成药处方药》)连翘、玄参、苦参、白敛、白芥子、僵蚕、柏子仁、大*、荆芥、防风、公丁香、木鳖子、藿香、壁虎、蜘蛛、蜗牛、菊花根、牛蒡子、何首乌藤叶、苍耳子、麝香、熬膏。外敷治瘰疬。 1.《神农本草经》:“主风头寒痛,风湿周痹,四肢拘挛痛,恶肉死肌。” 2.《日华子本草》:“治一切风气,填髓、暖腰脚,治瘰疬、疥癣及瘙痒。” 3.《本草备要》:“善发汗,散风湿,上通脑顶,下行足膝,外达皮肤,治头痛目暗,齿痛,鼻渊去刺。” 华佗教育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usanqiq.com/cezjg/3116.html
- 上一篇文章: 药你明白苍耳中药31
- 下一篇文章: 哪来那么多肾虚医生教你一招辨别,补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