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医理论中,我们常常听到的是从肾、肝、脾入手治疗耳鸣的方法,然而从肺入手的治疗方式却鲜有耳闻。实际上,《温热经纬》早已有记载:“肺经之结穴在耳中。”这揭示了肺气的通利与否,也会在耳朵上有所体现。肺主一身之气,它的正常运行对于耳朵功能的发挥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肺气郁闭时,耳朵也会相应地出现郁闭,从而可能引发耳鸣和耳聋的问题。我要分享一个非常经典的耳鸣耳聋医案,这个案例与肺有着密切的关系,让人印象深刻。有一位金女士,年仅32岁,一直以来她的耳朵状况都非常好。然而,几天前的午休后,她的耳朵突然出现了异常的闷胀和听力下降。那种感觉就像耳朵进水了一样,无论她怎么掏耳朵,都无法缓解这种闷堵感。更糟糕的是,耳朵里还不断传来轰隆隆的响声,尤其是在吞咽的时候,这个响声特别明显,甚至有时让她感觉整个头部都要炸掉了!同时,她还出现了轻微的鼻塞和流鼻涕的症状,耳朵也有些微微的痛感。起初,金女士以为自己只是午休时受凉了,可能有点感冒,所以她尝试休息一下,看看情况是否会有所改善。然而,两天过去了,她的症状并没有任何缓解的迹象。于是,医院进行检查。经过医生的检查,他们诊断为急性耳咽管炎,并给她开了一些消炎药。然而,令人失望的是,这些药物并没有起到任何效果。在就诊时,医生注意到金女士的舌脉舌苔薄白,脉浮。根据中医的理论,浮脉通常表示外感风寒,这是因为卫气与外邪正在进行正邪相争。此外,患者舌苔薄白也是风寒的典型表现,也可以理解为风寒尚未化热。中医认为肺主皮毛,当风寒郁滞在皮毛肌表时,它会直接导致肺气不利。肺气不利则鼻窍不通,故出现鼻塞和流鼻涕的症状。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医生决定宣通肺气、通利耳窍。一个有效的方剂包括麻黄、杏仁、甘草、防风、苍耳子、薄荷、桔梗、石菖蒲和路路通。这些药材的组合能够宣发肺气、通利耳窍、祛风解表以及开窍通经。令人惊喜的是,在服用了7剂药后,金女士的症状有了明显的改善。继续服用3剂后,她的所有症状都得到了缓解。这个医案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启示:对于那些遭受耳鸣、听力下降和耳朵堵塞的朋友们,尤其是那些在感冒后出现这些症状的人,我们是否应该考虑一下是否存在肺气郁闭的情况?这个方剂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明确的治疗方向,那就是宣通肺气、通利耳窍。通过这样的方法,我们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些恼人的问题。我是北医院葛辛主任,看耳鸣快40年了,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如果你或家人朋友有以下问题我帮你辨证分析1.蝉鸣声2.嗡嗡声3.流水声4.刮风声5.心跳声6.其他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usanqiq.com/cezyt/154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