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枯草《神农本草经》

PrunellaeSpica

来源及名称释义

唇形科植物夏枯草的果穗,“此草冬至后生叶,至春而花,一到夏至即枯,故名”(《本草便读》)

功效及辅助记忆

清肝明目、散结消肿

“夏天草枯萎了,总结(消肿散结)一下,温度太高,人干活(泄肝火,清肝明目)也累”

性能特点

苦辛而寒,专入肝胆,主清泄散郁,略益血养肝

既善清肝火而明目,又善散郁结而消肿,为治肝阳眩晕、目珠夜痛及瘰疬肿结之要药

主治病证

肝阳或肝火上升之头目眩晕

目赤肿痛,目珠夜痛

痰火郁结之瘰疬、瘿瘤

图片

来源:香港浸会大学中药材图像数据库

性状鉴别

品呈圆柱形、略扁,长1.5~8cm,直径0.8~1.5cm,淡棕色至棕红色

全穗由数轮至10数轮宿萼与苞片组成,每轮有对生苞片2片,呈扇形,先端尖尾状,脉纹明显,外表面有白毛

每一苞片内有花3朵,花冠多已脱落,宿萼二唇形,内有小坚果4枚,卵圆形,棕色, 有白色突起,体轻,气微,味淡

采收加工

夏季穗呈棕红色时采收,除去杂质,晒干

用法注意

内服:煎汤,10~15g,单用可酌加,或入丸散或熬膏

本品性寒清泄,故脾胃虚寒者慎服

补充

瘰疬:中医病证名,指颈淋巴结结核,由结核杆菌侵入颈淋巴结而引起。一般在颈部、锁骨上淋巴结出现单个或成串肿大,严重时化脓向外穿破,形成瘘管

“怕上火,喝王老吉”,这是一句耳熟能详的广告词,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夏枯草,就是其主要成分之一。但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指的降的火不是胃火,而是降肝火

药理作用

降压作用:本品水浸出液、乙醇一水浸出液及30%乙醇浸出液,对麻醉动物有降压作用。犬静脉注射夏枯草煎剂mg/kg,有明显降压作用,但易产生快速耐受现象,羊静脉注射l-1.5g的降压作用与犬相似,慢性带皮桥犬,每日2次,每次2g/kg灌胃,亦有降压作用。肾型高血压犬,服药2周也有一定的降压作用,但停药后恢复原水平,亦有认为其降压作用与本品所含的无机盐有密切关系

对免疫功能的影响:用本品注射剂皮下注射可使动物胸腺、脾脏明显萎缩,肾上腺明显增大;腹腔注射可使血浆皮质醇水平明显升高。病理检查可见胸腺皮质明显变薄,淋巴细胞变稀疏,脾脏可以见白髓较小,淋巴细胞较稀疏且与红髓分界模糊,还能使肾上腺皮质束状带细胞增大,血窦扩张。表明本品可能是一种免疫抑制剂,因而对某些由于免疫过程引起的病理损伤可能具有潜在的治疗意义。在长期、大量服用本品对防止机体免疫功能受到抑制

降血糖作用:从夏枯草中提取的一种未鉴的化合物(暂名降糖素)。以降糖素50mg/kg皮下注射给于小鼠,可明显抑制由四氧嘧啶损害所引起的小鼠血糖升高(P<0.)。其 有效量为15mg/kg(小鼠)。作用强度为mg降糖素相当于22.6u胰岛素

抗菌、抗病*作用:体外试验表明,本品煎剂对痢疾杆菌、伤寒杆菌、霍乱弧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葡萄球菌及人型结核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醇浸液在琼脂培养基上对绿脓杆菌有抑制作用。水浸液(1:4)在 内对某些常见皮肤病致病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本品提取物体外有抗I型单纯疱疹病*的作用

相关论述

“夏枯草,……苦能泄降,辛能疏化,温能流通,善于宣泄肝胆木火之郁窒,而顺利气血之运行。凡凝痰结气,风寒痹着,皆其专职。”(《本草正义》)

“夏枯草,辛苦微寒,缓肝火,解内热,散结气,治瘰疬、鼠瘘、瘿瘤、乳痈、乳岩,目珠夜痛,能散厥阴之郁火故也。”(《本草害利》)

“能解内热,缓肝火。”(《本草纲目》)

往期精彩回顾▼熬中药的正确“姿势”,您做对了吗

读完此文,人人都会合理服用中药

藁本、苍耳子、辛夷、薄荷、牛蒡子、蝉蜕、桑叶、菊花、葛根、柴胡、蔓荆子、淡豆豉、浮萍、木贼、石膏、知母、天花粉、栀子

温馨提示,中药的使用请遵医嘱,勿自行服用!

中药杂谈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usanqiq.com/cezyt/58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