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了治白发的中药“方子”,竟把自己吃成了“小黄人”。近日,市民王女士来到温医大附一院就诊,检查发现肝功能异常,原因就是药物引起的。

  3月18日是全国爱肝日,温州医院感染内科主任医师卢明芹提醒,盲目吃中药养生治病可能会伤肝,甚至造成肝功能衰退。 

  

中药治白发变成“小黄人”

  爱美的王女士一直有白发多的苦恼,听说吃中药能养黑发,她便试着在正规药店开了治白发的“方子”吃。吃了没多久,她就觉得恶心,想吐,王女士没放在心上,觉得可以忍忍。服药一个月时间里,她的白发没减少,身体还越发感到疲乏无力,皮肤、眼睛、尿液也逐渐变黄,整一个“小黄人”似的。

  她刚到温医大附一院就诊的时候,整个人发黄,全身乏力、食欲明显下降,尿色深如浓茶。经急诊初步检查,发现肝功能异常,随后转入感染科进一步诊治。

  “其实,像王女士这样的病例并不少,近年来,医院门诊因为吃中草药导致的药物性肝炎的患者屡见不鲜。”感染内科主任医师卢明芹及感染内科副主任医师陈迎晓认为,王女士所患药物性肝损伤,主要是治白发药方中的“何首乌”中药材所引起。

  “之前,一名腿部骨折患者为了尽快养好骨头,自行去草药摊抓了中药养身体,结果导致肝功能损害。”陈迎晓表示,在该院接诊的病例中,因中药引起的肝损排在药物性肝损伤的首位。生活当中,很多人认为中药温和安全无毒没有副作用,身体一有不适就去抓药吃,而且服用的时间也都挺长的。

  

是药三分毒中药也不例外

  事实上,是药三分毒,中药也不例外,胡乱服用是会对身体产生副作用的,而且不少药物对肝功能都会有损害。

  肝脏被称为“人体的化工厂”,也是人体最大的营养中心和最大的“垃圾毒素”处理场。服用的药物,包括保健品,进入人体后,都需通过肝脏代谢和“解毒”,最易伤肝,即药物性肝损伤。

  有肝毒性的包括土三七、大黄、何首乌、苍耳子、雷公藤、斑蝥、野百合、天花粉、艾叶等。“但并不是吃有肝毒性的中药就一定会引起药物性肝炎,因人而异,但概率会比较大,所以吃中药时要谨慎,最好定期随访。”

  另外,保健品、化学染发剂、减肥药品、美容药物也都可能引起药物性肝炎。

  

医生指导下服用“护肝片”

  很多人把护肝片当成了万能药,只要跟肝有关的问题,都拿它来“治”。卢明芹解释,所谓“护肝片”,一般分为保健品和处方药物。保健品的护肝片,事实上很多也添加中西药成分,药材成分复杂;而药物的护肝片,往往针对特定的适应证,一定得在专科医生指导下服用。

  “抗结核药物、化疗药物等是有损肝的副作用。治疗开药时医生会明确告知患者,门诊中有肺结核病患者,觉得吃药损伤肝脏了,就自作聪明买‘护肝片’保健品吃,以为两相抵消,没有按时随访,结果一个星期之后,肺结核变成肝衰竭。”

  卢明芹提醒,市面上常见的“护肝片”属于保健品,不是药品,没有治疗作用,如果肝脏已出现了问题或肝功能受损,吃“护肝片”不仅没用,还可能加重肝脏负担。总而言之,不建议吃护肝类的保健品,作息有规律,充足的睡眠,不要酗酒,不要高脂高糖,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谨遵医嘱是保护肝脏健康的最好方式。

□温州晚报晚报记者陈怡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usanqiq.com/cezyy/158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