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归讲故事督阳不升与鼻子不通
主播:当归 兴趣:中医粉 希望:尽己之力为中医做点什么 关系:懒兔子中医同学 故事来源:《小郎中学医记》 中药故事?苍耳子 《督阳不升与鼻子不通》故事摘录: 1、《本草备要》曰,苍耳子善发散风湿,上通脑顶,下行足膝,外达皮肤,治头痛目暗,齿痛鼻渊。 南方多雨湿,所以冒雨淋水,又招风受凉而得风寒痹症的患者不少。 有位老头,早年经常冒雨干活。人家叫他要避避,他说没事,回家洗个澡就好了。这样多年过后,他就开始头痛,鼻塞,腰背酸痛,膝盖也痛,连眼睛都昏暗,耳朵也开始鸣。这老爷子才引起重视,不敢冒雨干活,可木已成舟,病已铸成,经常一天气一变化,这些老毛病就复发,这让他郁闷不已。 有句话说,老来疾病都是壮时招的,衰后余孽都是盛时造的。所以人在意气风发的青壮年,应该谨慎行事,而不是一意孤行。常言道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很多老年人经历过风霜,尝过世间病痛的滋味,看问题也比较深刻长远。 他们经常叫年轻人刚出完大汗,千万不要洗冷水澡,被雨淋湿后,要及时换干衣服,这些极小的习惯,对于健康的影响却是相当大的。君不闻细节决定成败,你生活中的小小习惯,正决定着你现在乃至将来的大健康。 2、话说这老头拄着拐杖,敲开了竹篱茅舍的门。他向爷孙俩诉苦说,这年头头痛腰痛,四肢也疼痛不利索,偶尔还抽筋,鼻也塞,眼也花,耳朵也嗡嗡作响。这一大堆症状,小指月边记边想对策。 这时爷爷说,小指月这个病该如何用药呢?小指月说,我看这病,既有风寒束表,也有气血不足,还有经脉不通,甚至还带点肝气郁滞,应该祛风湿,补气血,通经络,调气机。 爷爷笑笑说,你看他左路脉象怎么样?小指月说,左路脉象郁滞,有点升不上来。老爷爷问,左路脉管什么呢?小指月说,左路寸关尺管心肝肾。爷爷问,那还管什么呢?小指月遥遥头,有点想不起来。爷爷说,还管督脉。 督脉乃人体阳气之总督也!五脏六腑阳气升不上来,都要靠这条督脉,督脉能上通巅顶,外开毛窍鼻孔,而头为诸阳之会。督阳不升,必定会因为阳气不够而头痛目暗,耳鸣鼻塞,周身痹痛。 你能想到用哪一味药,能够一药而走督脉,解决这诸多病症吗?小指月想了想,还是没能想出来,因为他出来没有听过爷爷跟说走督脉的药物。 这时爷爷说,病症如同一窝蜂,抓住网子莫放松。蜂王入到蜂箱内,周天蜜蜂尽归宗。这竹篱茅舍外面就养有几箱蜜蜂,小指月也知道抓住蜂王,所有蜜蜂都会围绕着团团转。所以治病抓主证很重要,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用药能够抓主证,就像打击犯罪团伙的主脑一样,其他余孽同伙自然不攻自破。 3、小指月接着说,那爷爷这一团症状的蜂王是什么呢?爷爷笑笑说,蜂王就是年老体衰,督阳不升,风寒闭表,阻塞清窍。 小指月说,那该怎么用药?爷爷说,一味苍耳子作粥疗。 小指月一听,马上打开《神农本草经》,发现苍耳子主头寒痛,风湿周痹,四肢拘挛痛。这里头讲的不正是这老爷子苦恼的种种痹痛,从头到脚从身体到四肢吗? 爷爷真是太厉害了,一味药就把这复杂的病象通通理顺,然后叫这老头回去,用苍耳子跟粳米混在一起煮粥吃,如果嫌麻烦,可以把苍耳子打粉来煎汤送服。 这老爷子按照这种办法,吃了半个多月,鼻子通开了,头不痛了,浑身的痹痛大大减轻,连手脚原来有些屈伸不利的,也好了。最重要的平时目暗耳鸣的症状也减轻了,眼睛没那么花了。服完这药粥后,明显都感到这脑瓜子一下子清醒不少。 4、《本草纲目》曰,苍耳子善通顶门连脑。像这样不花什么钱,却把自己多年的顽疾治好的简验便廉小偏方,这老头得到后,便广为宣传,因为在农村实在太多这些风寒湿痹症的患者了,只要督脉阳气不升,导致整条腰背颈,乃至于头脑诸窍阳气不透达的各种病症,皆可以用一味苍耳子主之,这正是苍耳子走督脉,升阳气,发泄风湿的 注脚。 然后小指月在小笔记本上写道: 何廉臣曰,脑风头痛闭塞,必用苍耳子,苍耳子能使清阳之气上升巅顶。 《圣惠方》曰,苍耳子粥,能治目暗耳鸣,或直接用苍耳子作散煎服亦效。 附: 苍耳子《中药学》 药性:辛、苦、温。有*。归肺经。 功效:散风寒,通鼻窍,祛风湿,止痛。 编:小弗 图:来源网络 版权:归相关所有人;侵权即删。 故事让中医更有趣,药食开启美好生活。 加当归↓↓↓ 慵懒于琐碎 热忱于所喜 真实于自己 心起涟漪,请加我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usanqiq.com/cezzy/10343.html
- 上一篇文章: 鼻炎怎么治鼻炎经常头痛头闷,治主症不忘兼
- 下一篇文章: 鼻咽癌秘验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