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观视频号直播两三事三
南昌白癜风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ht/131225/4316562.html 继续讲看视频号直播发现的一些现象。 最近发现很多人在讲苍耳子,其实大部分都是为了卖大麦青汁的。直播里说苍耳子研碎后,再用香油炸,过滤备用,用的时候摸到鼻腔里,能够缓解各种鼻炎症状。 真的是这样吗? 苍耳子是菊科植物苍耳的果实。 首先来说,苍耳从茎叶到果实都是有*,尤其是鲜的时候,*性很大。 过去每年都有很多小孩子误食致死的案例。中*的就更多了。 它的*性成分主要是生物碱和皂苷,可能还有几种*性蛋白,这些成分都是水溶性的,也就是咱们如果煎煮时候,*性就已经溶解在水里了。晒干炒制之后,它的*素一部分会分解变性,*性没有原来那么强了。 先来说它的药理。用苍耳子炸油抹到鼻腔里对于鼻腔炎症有效果吗?实际上是有的,的确能减轻症状。 之前反复提到过,炎症是一个身体保护反应,是免疫系统修复受损机体的过程。 咱们以鼻炎来说。鼻腔里的炎症都叫鼻炎,而鼻炎的典型症状就是流鼻涕。 咱们鼻腔里有一层完整的粘膜,在粘膜下面有粘液腺,每时每刻都在分泌粘液,这些粘液能湿润进入鼻腔的空气,同时吸附空气中的灰尘和小颗粒。粘液里还有抑制杀死进入鼻腔细菌的溶菌酶。这就是咱们说的鼻涕,只不过平时分泌的比较少,通过呼吸都带出去了。 当感冒的时候,咱们会流鼻涕。之前讲过感冒是病*感染上呼吸道造成的。 当病*突破我们的鼻粘膜,在鼻腔细胞里开始大量繁殖的时候,这个时候炎症反应就已经开始了。 免疫细胞通过血液和淋巴循环,源源不断的赶过来,这个时候血管、淋巴管会扩张,鼻腔就会肿胀,免疫细胞从血管里出来,进入到血管和细胞的间隙,然后把整个被病*感染的细胞杀死,这些被杀死的细胞,一部分被免疫细胞吞噬掉,剩下的就被大量分泌的粘液给包起来排到体外。 还有的感冒,开始流清鼻涕,后面开始流*鼻涕,这是合并细菌感染的症状。最常见的就是金*葡萄球菌,此时的鼻涕里包含大量白细胞和被杀死的细菌。 又扯远了。这里想说的是,当鼻腔里有损伤以后,免疫系统会来修复损伤,这个过程鼻粘膜分泌大量的黏液,表现出来就是流鼻涕。 怎么来解决这个问题呢?通过运动增强身体抵抗力是一个办法。很多慢性鼻炎之所以反复不愈,就是免疫系统功能太低下了,不能及时把机体损伤修复好。 再一个就是通过药物来解决。中医上的很多补气滋阴和补肾的药,都能增强免疫系统功能,或者叫调整免疫系统功能也行。 再一个就是过敏反应。机体没有受到损伤,但错误的发出了求救信号,把免疫系统被激活了,免疫细胞源源不断的通过血液循环往鼻腔这里集中,也会造成流鼻涕的症状。 这个时候咱们会用抗过敏药,比如氯雷他定和扑尔敏,这两个药是把机体释放的求救信号掐断,不让免疫系统激活。 这种慢性炎症,按现代医学来说,大部分都是病因不明确,或者找到病因了,但无法用药物来根治,主要是改善症状、延缓病情进展为主。 为了改善症状,减轻痛苦,我们发明了各种激素药。这是目前最强大的消炎止痛药。它是抑制免疫系统,正常的炎症反应会有红肿热痛,疼起来很痛苦,现在免疫系统被抑制了,这些症状也就被掩盖了,但病情还是在进展。这就跟打仗一样,双方拼的你死我活,战斗很激烈,看起来火光冲天,现在让一方缴械投降,战场就平静下来了。 对于大部分无菌性炎症,现代医学都很难根治。特别是很多自身免疫性疾病,比如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系统性红斑狼疮,激素药还是 药,如果不用药抑制免疫系统,自身就会被亢奋的免疫机能杀死。 但症状比较轻的时候,糖皮质激素还是能不用则不用,它消炎的效果虽好,但只是掩盖症状,病情还是在进展,停用之后症状更严重。 苍耳子油治疗鼻腔炎症,它的药理跟激素药是差不多的,主要也是抑制免疫系统功能,让症状缓解。如果苍耳子没有*性的话,这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虽然从药理上来说,苍耳子的*性成分都是水溶性的,在油脂中*性成分是不会析出的。但事实上并不是这样,苍耳子油外涂同样会导致*素在体内慢性积蓄。 短期内损伤不明显,如果长期使用呢,更何况现在很多治疗鼻炎的口服中成药里都有苍耳子,而且是作为主药来用,这样*素积蓄的就更多了。 这种方式还不会造成急性中*,症状更隐匿,即使后期造成肝肾衰竭了,也不会想到是这个药造成的。 这里援引一下同济大学法医学系在年发表的一篇文章: 市面上以苍耳子为主药的中成药,我找到以下几种:通窍鼻炎片、鼻渊舒口服液、鼻渊通窍颗粒,这三种都是口服,而儿童是鼻炎高发人群。 禁忌:尚不明确,不建议使用。 建议家长再给孩子选鼻炎药的时候,一定注意成分到底有没有苍耳子。 言尽于此,戛然而止。 有些话想说,但又不能直说。 只能说这个世界很魔幻。 往期文章 孝和随心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usanqiq.com/cezzy/10423.html
- 上一篇文章: 鼻炎怎么治疗鼻炎用什么药效果最好,一位
- 下一篇文章: 每日一药中药知识首乌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