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耳子散真神奇

鼻涕从此不再滴

患儿吴某某,男,3岁半。

年7月15日,主诉反复鼻塞、流涕1年余,再发加重10日。患儿平素易鼻塞、流涕,偶有咳嗽,干咳为主,尤以天气变化时明显,近日天凉后打喷嚏、鼻塞、流涕明显,未予重视,现以*脓涕为主,伴腥臭味,偶有咳嗽,干咳为主,无发热,寐时张口呼吸,纳可,夜寐一般,二便调。体格检查:咽部稍充血,咽后壁可见鼻涕倒流,双肺听诊未见异常,舌红、苔薄*。

患儿体质一般,平素易感。天气变化后,风寒之邪则易乘虚而入,鼻为肺窍,肺受寒邪,肺气不宜,鼻窍不利,故发喷嚏、鼻塞、流涕咳嗽、咳痰,根据舌脉,中医诊断为鼻鼽,辨证为风寒化热证。治疗以疏风清热,通鼻开窍为法。

桑叶5g,枯梗3g,辛夷3g,苍耳子3g,赭石10g,胆南星2g,重楼3g,白芷3g,白前3g,百部3g,玄参5g,甘草2g。共7剂,嘱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温服。

随诊,患儿服上方7剂鼻塞、流涕已明显好转,自行守方继服5剂后无鼻塞流涕咳嗽等症。

本案患儿平素脾肺脏腑功能失调,又感受风寒,异气之邪侵袭,肺气失宜,则鼻窍不利而致鼻塞、流涕,未予重视后郁而化热,津液停滞,炼津生痰,聚而成脓,而见*脓涕,伴腥臭味。根据患儿受凉病史,*脓涕,伴腥臭味,舌红、苔薄*可诊断为风寒化热证。

张氏在初诊时选用苍耳子散加减方进行治疗,是以疏风清热、通鼻开窍为法。方中桔梗苦辛微温,能宣通肺气,泻火散寒,祛痰排脓;赭石、桑叶、胆南星、重楼苦寒之品,清热化痰,降郁火;白前辛甘微寒配以百部甘苦微温,化痰止咳;辛夷、苍耳子、白芷通鼻窍,化痰湿;玄参滋阴降火生津;甘草调和诸药。

名医儿科张涤教授门诊经验实录,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本次转发完全公益,无任何经济利益,纯属传承发扬中医的正能量,帮助更多有需要的人学习。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usanqiq.com/cezzy/106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