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基础知识解表药
一、A1 1、以下药物,具有疏肝,利咽,行气功效的是 A、牛蒡子B、蝉蜕C、桑叶D、菊花E、薄荷 2、下列哪项是治疗鼻渊头痛、鼻塞流涕的要药 A、细辛B、辛夷C、苍耳子D、白芷E、蒿本 3、功能解肌退热,治疗项背强痛,无论风寒风热均可的药物是 A、防风B、柴胡C、升麻D、葛根E、淡豆豉 4、下列除哪项外均有通鼻窍散风寒的功效 A、羌活B、白芷C、细辛D、苍耳子E、辛夷 5、下列哪项不是防风的适应证 A、风寒表证B、脾虚湿盛C、疮疡初起D、风湿痹证E、破伤风 6、细辛不能治疗的是 A、鼻渊头痛B、风寒头痛C、寒饮咳喘D、阳亢头痛E、风湿痹痛 7、既能温肺化饮,又能祛风止痛的是 A、干姜B、细辛C、苍耳子D、白芷E、辛夷 8、可用于治疗头痛、牙痛及鼻渊的药物是 A、细辛B、桂枝C、辛夷D、藁本E、荆芥 9、具有发汗解表,利水消肿,宣肺平喘的药物是 A、麻*B、桂枝C、荆芥D、防风E、紫苏 10、下列药物中,功效是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鼻窍;又能燥湿止带,消肿排脓的是 A、防风B、苍术C、羌活D、白芷E、荆芥 11、均可以用来治疗外感风寒表证、外感风热表证的药组是 A、细辛、白芷B、荆芥、防风C、羌活、蒿本D、麻*、桂枝E、紫苏、香薷 12、治疗外感风寒表证兼气滞胸闷者,宜 的是 A、生姜B、麻*C、香薷D、白芷E、紫苏 13、以下哪项是桂枝的功效 A、发汗解表,宜肺平喘,利水消肿 B、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 C、解表散寒,解鱼蟹* D、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散寒通滞 E、解表散寒,温中止呕,温肺止咳 14、哪项是治疗外感风寒之眉棱骨痛 药 A、藁本B、蔓荆子C、辛夷D、白芷E、羌活 15、防风、羌活均具有的功效是 A、既能发散风寒,又能通鼻窍 B、既能发散风寒,又能宣通鼻窍 C、既能发散风寒,又能透疹消疮 D、既能发汗解表,又能利水消肿 E、既能发散风寒,又能胜湿止痛 16、用于风热感冒,温病初期,尚善于明目疗哑的药是 A、防风B、桑叶C、菊花D、蝉蜕E、木贼 17、风热或肺热咳嗽、咳痰不畅,咽喉肿痛宜选用 A、葛根B、柴胡C、菊花D、蝉蜕E、牛蒡子 18、既能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又能疏肝行气的药是 A、蝉蜕B、桑叶C、菊花D、薄荷E、青皮 19、下列哪项不是薄荷的适应证 A、风热感冒B、肝郁气滞C、咽喉肿痛D、麻疹不透E、痈肿疮* 20、外散风热,内疏肝郁,且有利咽透疹之功的药物是 A、柴胡B、薄荷C、菊花D、蝉蜕E、葛根 21、疏肝解郁柴胡宜 A、生用B、炒炭C、醋炙D、酒炒E、蜜炙 22、以下药组,哪项是用来治疗风热,肝热之目赤肿痛的 A、桑叶、菊花B、蝉蜕、牛蒡子C、葛根、升麻D、菊花、麻*E、薄荷、柴胡 23、蝉蜕功效不包括的是 A、明目退翳B、宣通鼻窍C、疏散风热D、透疹止痒E、利咽开音 24、患者外感风热,咽喉肿痛,咯痰不利兼大便秘结者,治疗宜 A、桑叶B、蔓荆子C、薄荷D、牛蒡子E、蝉蜕 25、以下药物,具有疏肝解郁行气功效的是 A、牛蒡子B、蝉蜕C、桑叶D、菊花E、薄荷 26、下列何种药物能升发清阳,鼓舞脾胃清阳之气上升而奏止泻痢之效 A、芦根B、天花粉C、葛根D、薄荷E、淡豆豉 27、以下药组,哪项具有祛风胜湿止痛功效 A、羌活、香薷、桂枝B、防风、独活、白薇C、蒿本、紫苏、防风D、防风、羌活、藁本E、白芷、紫苏、桂枝 28、善治外感风寒所致颠顶疼痛者是 A、白芷B、苍耳子C、藁本D、细辛E、羌活 29、既能发散风寒,又能宣通鼻窍的药物是 A、荆芥B、麻*C、桂枝D、紫苏E、辛夷 30、下述药物哪项是治疗外感风寒之巅顶头痛的 药 A、藁本B、蔓荆子C、辛夷D、白芷E、羌活 31、麻*、香薷均具有的功效是 A、既能发散风寒,又能通鼻窍 B、既能发散风寒,又能宣通鼻窍C、既能发散风寒,又能透疹消疮D、既能发汗解表,又能利水消肿E、既能发散风寒,又能胜湿止痛 32、下列哪项是辛凉解表药共有的功效 A、发散风热B、透发麻疹C、清肺止咳D、清利头目E、利咽透疹 33、治疗外感风寒之颠顶疼痛的药物是 A、白芷B、羌活C、细辛D、藁本E、蔓荆子 34、既能解表散寒,祛风止痛,又能燥湿止带,消肿排脓的中药是 A、细辛B、荆芥C、川芎D、白芷E、羌活 35、具有止血功效的解表药是 A、桂枝B、荆芥C、川芎D、白芷E、羌活 36、以下关于牛蒡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功效是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行气,芳香辟秽。B、归肺、肾经 C、一般病症用量宜大,止痉则需少量D、长于宣肺祛痰,清利咽喉 E、可以治疗肝郁气滞 37、以下不属于桑叶功效的是 A、清肺润燥B、平抑肝阳C、清肝明目D、凉血止血E、升阳举气 38、菊花的适应证中不包括 A、风热感冒,温病初起B、肝阳眩晕,肝风实证C、目赤昏花D、血热妄行E、疮痈肿* 39、以下药物不能治疗麻疹不透的是 A、薄荷B、牛蒡子C、蝉蜕D、升麻E、菊花 40、以下药物不可以用于风寒、风热表证的是 A、荆芥B、葛根C、柴胡D、防风E、升麻 41、关于薄荷的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可以治疗风热感冒、温病初起 B、功善疏散上焦风热,清利头目、利咽喉 C、薄荷叶长于行气和中,薄荷梗偏于发汗解表 D、功效是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行气,芳香辟秽E、体虚多汗者不宜使用 42、以下药物炒用可以使其苦寒及滑肠之性略减的是 A、薄荷B、蝉蜕C、牛蒡子D、桑叶E、菊花 43、桑叶欲增强润肺止咳作用时,炮制宜 A、盐炙B、蜜炙C、酒炙D、醋炙E、煮制 44、柴胡的禁忌证中不包括 A、阴虚阳亢者忌用或慎用B、肝风内动者忌用或慎用C、阴虚火旺者忌用或慎用D、气机上逆者忌用或慎用E、气虚便溏者慎用 45、长于疏解半表半里之邪,为治疗少阳证要药的是 A、葛根B、蝉蜕C、桑叶D、柴胡E、菊花 46、善治疗游走性肢节、肩背酸痛,又祛上半身风湿的药物是 A、羌活B、白芷C、防风D、藁本E、独活 47、长于祛风解表的药组是 A、麻*、桂枝B、桑叶、菊花C、荆芥、防风D、紫苏、生姜E、葛根、升麻 48、味辛性微温,既可治风寒表证,也可治风热表证的药是 A、麻*B、桂枝C、荆芥D、桑叶E、薄荷 49、既能祛风解表,又能胜湿止痛,止痉的药物是 A、荆芥B、紫苏C、防风D、桂枝E、香薷 50、疮疡初起兼有表证应 A、麻*B、桂枝C、香薷D、荆芥E、防风 51、外能发散风寒,内能温经通阳的药物是 A、肉桂B、葱白C、麻*D、生姜E、桂枝 52、治疗表实无汗、咳嗽气喘者,应 A、石膏B、桔梗C、麻*D、桂枝E、苦杏仁 53、下列哪项是辛温解表药的主要归经 A、肺、膀胱B、脾、胃C、肺、脾D、心、肺E、肺、肾 54、气味浓烈,用量过多,易致呕吐的解表药是 A、白芷B、羌活C、生姜D、桂枝E、细辛 55、功能为发汗解表、和中化湿、利水消肿的药物是 A、麻*B、香薷C、苍耳子D、紫苏E、生姜 56、荆芥与防风的共同功效为 A、辛温解表B、升举阳气C、通经助阳D、平肝明目E、清热凉血散瘀 57、葛根长于治疗 A、外感风热,项背强痛B、外感风热,咽喉肿痛C、外感风热,寒热往来D、外感风热,胸中烦闷E、外感风热,水肿 58、既能发表解肌,又能升阳止泻的药物是 A、升麻B、柴胡C、葛根D、桑叶E、薄荷 二、B 1、A.白菊花B.杭菊花C.*菊花D.紫菊花E.野菊花 1、取菊花疏散风热之功宜选用 2、取菊花平肝、清肝明目之功宜选用 答案部分 一、A1 1、E本题考查的是发散风热药的功效。牛蒡子 功效:疏散风热,利咽透疹,解*消肿。蝉蜕 功效:疏散风热,利咽,透疹止痒,明目退翳,息风止痉。桑叶 功效:疏散风热,清肺润燥,清肝明目。菊花 功效:疏散风热,平抑肝阳,清肝明目,清热解*。薄荷 功效: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行气,芳香避秽。 2、B辛夷性能:辛,温。归肺、胃经。 功效:发散风寒,通鼻窍。应用: 1.风寒感冒。 2.鼻塞,鼻渊。为治鼻渊头痛、鼻塞流涕之要药。 3、D葛根性能:甘、辛,凉。归脾、胃经。 功效:解肌退热,透疹,生津止渴,升阳止泻。应用: 1.表证发热,项背强痛。无论风寒与风热,均可选用本品。既能辛散发表以退热,又长于缓解外邪郁阻、经气不利、筋脉失养所致的颈背强痛。 2.麻疹不透。 3.热病口渴,阴虚消渴。能鼓舞脾胃清阳之气上升。 4.热泻热痢,脾虚泄泻。能升发清阳,鼓舞脾胃清阳之气上升而奏止泻痢之效。 4、A羌活的功效:解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 5、C防风的应用:①外感表证;②风疹瘙痒;③风湿痹痛;④破伤风证;⑤脾虚湿盛,清阳不升所致的泄泻。 6、D细辛应用:①风寒感冒。②头痛,牙痛,风湿痹痛。③鼻渊。④肺寒咳喘。 7、B细辛的功效: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窍,温肺化饮。 8、A细辛既能通鼻窍,治鼻渊头痛,又可治头痛,牙痛,风湿痹痛。治疗少阴头痛,足寒气逆,脉象沉细者,常配伍独活、川芎等药。 9、A麻*的功效: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散寒通滞。 10、D白芷的功效: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鼻窍,燥湿止带,消肿排脓,祛风止痒。 11、B荆芥 性能:辛,微温。归肺、肝经。功效:祛风解表,透疹消疮,止血。应用: 1.外感表证。本品药性较平和,对于外感表证,无论风寒还是风热表证,均可广泛使用。 2.麻疹不透,风疹瘙痒。 3.疮疡初起兼有表证。 4.吐衄下血。炒炭有止血作用。防风 性能:辛、甘,微温。归膀胱、肝、脾经。功效: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 应用: 1.外感表证。为治风通用之品。风寒表证、风热表证均可应用。 2.风疹瘙痒。 3.风湿痹痛。 4.破伤风证。 5.脾虚湿盛,清阳不升所致的泄泻。肝郁侮脾,肝脾不和,腹泻而痛者。 12、E紫苏性能:辛,温。归肺、脾经 功效:解表散寒,行气宽中,解鱼蟹*。应用: 1.风寒感冒。风寒表证而兼气滞胸闷,用之尤为适宜。 2.脾胃气滞,胸闷呕吐。 3.食鱼蟹中*而致腹痛吐泻者 13、B桂枝性能:辛、甘,温。归心、肺、膀胱经。功效: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 14、D白芷性能:辛,温。归肺、胃、大肠经。 功效: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鼻窍,燥湿止带,消肿排脓,祛风止痒。应用: 1.风寒感冒。 2.头痛、牙痛、风湿痹痛。阳明经头痛,眉棱骨痛,尤为多用。为治阳明头痛要药。 3.鼻渊。 4.带下证。 5.疮痈肿*。 6.皮肤风湿瘙痒。 15、E防风 性能:辛、甘,微温。归膀胱、肝、脾经。功效: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羌活 性能:辛、苦,温。归膀胱、肾经。功效:解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 16、D蝉蜕可用于风热感冒,温病初起,咽痛音哑。因其甘寒清热,长于疏散肺经风热以宣肺利咽、开音疗哑,故风热感冒,温病初起,症见声音嘶哑或咽喉肿痛者,尤为适宜。 17、E牛蒡子疏散风热,发散之力虽不及薄荷等药,但长于宣肺祛痰,清利咽喉,故风热感冒而见咽喉红肿疼痛,或咳嗽痰多不利者多用之。 18、D薄荷的功效: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行气。芳香辟秽。 19、E薄荷的适应证主要包括以下5个方面:①风热感冒,温病初起;②风热头痛,目赤多泪,咽喉肿痛;③麻疹不透,风疹瘙痒;④肝郁气滞,胸闷胁痛;⑤夏令感受暑湿秽浊之气,脘腹胀痛,呕吐泄泻。 20、B薄荷的功效: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行气,芳香辟秽。柴胡的功效:和解退热,疏肝解郁,升阳举陷,退热截疟。菊花的功效:疏散风热,平肝明目,清热解*。蝉蜕的功效:疏散风热,利咽开音,透疹,明日退翳,息风止痉。葛根的功效:解肌退热,透疹,生津止渴,升阳止泻。 21、C柴胡解表退热宜生用,且用量宜稍重;疏肝解郁宜醋炙,升阳可生用或酒炙,其用量均宜稍轻。 22、A桑叶性能:甘、苦,寒。归肺、肝经。 功效: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平抑肝阳,清肝明目,凉血止血。应用: 1.风热感冒,温病初起。 2.肺热咳嗽,燥热咳嗽。 3.肝阳上亢眩晕。 4.目赤昏花。 5.血热妄行之咳血、吐血、衄血。菊花 性能:辛、甘、苦,微寒。归肺、肝经。 功效:疏散风热,平抑肝阳,清肝明目,清热解*。应用: 1.风热感冒,温病初起。 2.肝阳眩晕,肝风实证。 3.目赤昏花。 4.疮痈肿*。 23、B蝉蜕性能:甘、寒。归肺、肝经。 功效:疏散风热,利咽开音,透疹,明目退翳,息风止痉。 24、D牛蒡子性能:辛、苦,寒。归肺、胃经。 功效:疏散风热,宣肺祛痰,利咽透疹,解*消肿。应用: 1.风热感冒,温病初起。长于宣肺祛痰,清利咽喉,用于风热感冒而见咽喉红肿疼痛,或咳嗽痰多不利者。 2.麻疹不透,风热疹痒。 3.痈肿疮*,丹*,痄腮,喉痹。 用法用量:煎服,6~12g。炒用可使其苦寒及滑肠之性略减。使用注意:本品性寒,滑肠通便,气虚便溏者慎用。 25、E牛蒡子 功效:疏散风热,宣肺祛痰,利咽透疹,解*消肿。蝉蜕 功效:疏散风热,利咽开音,透疹,明目退翳,息风止痉。桑叶 功效: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平抑肝阳,清肝明目,凉血止血。菊花 功效:疏散风热,平抑肝阳,清肝明目,清热解*。薄荷 功效: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行气,芳香辟秽 26、C葛根性能:甘、辛,凉。归脾、胃经。 功效:解肌退热,透疹,生津止渴,升阳止泻。应用: 1.表证发热,项背强痛。无论风寒与风热,均可选用本品。既能辛散发表以退热,又长于缓解外邪郁阻、经气不利、筋脉失养所致的颈背强痛。 2.麻疹不透。 3.热病口渴,阴虚消渴。能鼓舞脾胃清阳之气上升。 4.热泻热痢,脾虚泄泻。能升发清阳,鼓舞脾胃清阳之气上升而奏止泻痢之效。 27、DD.防风功效: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藁本功效:祛风散寒,除湿止痛。羌活功效:解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 A.香薷功效:发汗解表,化湿和中,利水消肿。桂枝功效: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 B.独活功效:祛风湿,止痛,解表。 白薇功效:清热凉血,利尿通淋,解*疗疮。 C.紫苏功效:解表散寒,行气宽中,解鱼蟹*。 E.白芷功效: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鼻窍,燥湿止带,消肿排脓,祛风止痒。 28、C藁本的主治病证:①风寒表证,颠顶疼痛;②风寒湿痹。 29、E辛夷的功效:发散风寒,通鼻窍。荆芥的功效:祛风解表,透疹消疮,止血。麻*的功效: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散寒通滞。桂枝的功效: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紫苏的功效:解表散寒,行气宽中,解鱼蟹*。 30、A藁本性能:辛,温。归膀胱经。 功效:祛风散寒,除湿止痛。应用: 1.风寒表证,颠顶疼痛。 2.风寒湿痹。 31、D麻* 功效: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散寒通滞。香薷 功效:发汗解表,化湿和中,利水消肿。 32、A辛凉解表药也叫做发散风热药。 33、D藁本的主治病证:①风寒表证,颠顶疼痛;②风寒湿痹。 34、D白芷功效: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鼻窍,燥湿止带,消肿排脓,祛风止痒。 35、B荆芥功效:祛风解表,透疹消疮,止血。 36、D牛蒡子性能:辛、苦,寒。归肺、胃经。 功效:疏散风热,宣肺祛痰,利咽透疹,解*消肿。应用: 1.风热感冒,温病初起。长于宣肺祛痰,清利咽喉,用于风热感冒而见咽喉红肿疼痛,或咳嗽痰多不利者。 2.麻疹不透,风热疹痒。 3.痈肿疮*,丹*,痄腮,喉痹。 用法用量:煎服,6~12g。炒用可使其苦寒及滑肠之性略减。使用注意:本品性寒,滑肠通便,气虚便溏者慎用。 37、E桑叶功效: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平抑肝阳,清肝明目,凉血止血。 38、D菊花应用: 1.风热感冒,温病初起。 2.肝阳眩晕,肝风实证。 3.目赤昏花。 4.疮痈肿*。 39、E发散风寒药中能够治疗麻疹不透的药物有:薄荷、牛蒡子、蝉蜕、升麻、葛根等。 40、E解表药中可用于风寒、风热表证的药物有:防风、荆芥、葛根、柴胡、淡豆豉。 41、C薄荷性能:辛、凉。归肺、肝经。 功效: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行气,芳香辟秽。应用: 1.风热感冒,温病初起。宣散表邪之力较强。 2.风热头痛,目赤多泪,咽喉肿痛。功善疏散上焦风热,清头目、利咽喉。 3.麻疹不透,风疹瘙痒。 4.肝郁气滞,胸闷胁痛。 5.夏令感受暑湿秽浊之气,脘腹胀痛,呕吐泄泻。本品芳香辟秽,兼能化湿和中。用法用量:煎服,3~6g.宜后下。薄荷叶长于发汗解表,薄荷梗偏于行气和中。使用注意:本品芳香辛散,发汗耗气,故体虚多汗者不宜使用。 42、C牛蒡子用法用量:煎服,6~12g。炒用可使其苦寒及滑肠之性略减。 43、B桑叶用法用量:煎服,5~9g;或入丸散。外用煎水洗眼。桑叶蜜制能增强润肺止咳的作用,故肺燥咳嗽多用蜜制桑叶。 44、E柴胡使用注意:柴胡其性升散,古人有“柴胡劫肝阴”之说,阴虚阳亢,肝风内动,阴虚火旺及气机上逆者忌用或慎用。 45、D柴胡善于祛邪解表退热和疏解少阳半表半里之邪,为治疗少阳证之要药。常与*芩同用。 46、A羌活的应用:①风寒感冒。对外感风寒夹湿证,尤为适宜,常与防风、细辛、白芷等同用;②风寒湿痹。尤以上半身疼痛更为适宜。可配防风、姜*等。 47、C荆芥与防风均味辛性微温,温而不燥,共同功效均长于发表散风,对于外感表证,无论是风寒感冒,恶寒发热,头痛无汗,还是风热感冒,发热,微恶风寒,头痛,咽痛等,两者均可使用。同时,两者也都可用于风疹瘙痒。 48、C荆芥因药性较平和,可应用于外感表证,无论风寒或风热,均可广泛使用。 49、C防风的功效: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 50、D荆芥的应用: ①外感表证。荆芥药性较平和,对于外感表证,无论风寒或风热,均可广泛使用; ②麻疹不透,风疹瘙痒; ③疮疡初起兼有表证。常与防风、银花、连翘、柴胡等配伍 ④吐衄下血。炒炭有止血作用,常配伍其他止血药同用。 51、E桂枝的功效: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 52、C麻*的应用:①风寒感冒。麻*发汗力强,为发汗解表之要药,多用于外感风寒表实证,恶寒无汗,脉浮紧。每与桂枝相须为用。②咳嗽气喘。麻*宣肺平喘作用强,是治肺气壅遏所致喘咳的要药,常配伍苦杏仁以止咳平喘。③风水水肿。对水肿兼有表证,可与生姜、白术等配伍。④风寒痹证,阴疽,痰核。 53、A本类药物大多辛散轻扬,主入肺、膀胱经,偏行肌表,能促进机体发汗,使表邪由汗出而解,从而达到治愈表证、防止疾病传变的目的。 54、B羌活辛香温燥之性较烈,故阴血亏虚者慎用。用量过多,易致呕吐,脾胃虚弱者不宜服。 55、B香薷功效:发汗解表,化湿和中,利水消肿。 56、A荆芥与防风均味辛性微温,温而不燥,共同功效均长于发表散风,对于外感表证,无论是风寒感冒,恶寒发热,头痛无汗,还是风热感冒,发热,微恶风寒,头痛,咽痛等,两者均可使用。同时,两者也都可用于风疹瘙痒。 57、A葛根长于治疗表证发热,项背强痛。无论风寒与风热,均可选用。既能辛散发表以退热,又长于缓解外邪郁阻、经气不利、筋脉失养所致的颈背强痛。 58、C①葛根的功效:解肌退热,透疹,生津止渴,升阳止泻。②升麻的功效:解表透疹,清热解*,升举阳气。③柴胡的功效:和解退热,疏肝解郁,升阳举陷,退热截疟。④桑叶的功效: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平肝明目,凉血止血。⑤薄荷的功效: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行气,芳香辟秽。 二、B 1、C疏散风热宜用*菊花,平肝、清肝明目宜用白菊花 A疏散风热宜用*菊花,平肝、清肝明目宜用白菊花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usanqiq.com/cezzy/11096.html
- 上一篇文章: 上通巅顶利头目下行足膝除风湿的一味
- 下一篇文章: 80后的记忆,农村孩子拿着当武器的小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