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养生春风致病,中医有解
春天冷暖气团、季风气流交替活动,天气时冷时暖、变化无常,而且挟带花粉、风沙等杂物,故中医称春风“善行而数变”,俗称“妖风”。“春风病”是指受春风侵袭所致的疾病。中医认为风是春季的主气,人体易受到风邪侵袭,出现感冒、头痛、鼻炎等病症。应对这些“春风病”,中医有妙招。 受风感冒,揉“三池” 春季多风,防护不慎易被风邪侵袭,常可引发感冒,可以试试按揉“三池”穴位。 按风池穴 若出现怕冷、鼻塞、流清涕、咳嗽痰稀、头身痛等不适,可将两手拇指指腹按于同侧风池穴(与耳垂平行,枕骨下两条大筋外缘的凹陷中),其余四指搭靠在头部两侧,由轻到重按揉1分钟。 按曲池穴 若出现了发热、鼻塞、流*涕、咳嗽痰*、咽痛口渴、大便干等症状,可取曲池穴(屈肘,肘横纹外侧端的凹陷处),每次点按1分钟,有酸重感为宜。但孕妇不宜按揉。 按阳池穴 阳气不足人群不能适应室内外的温差,易手脚怕冷。若吹风后受凉,可取阳池穴(腕背横纹上,中指、无名指指缝中),两手交替按压对侧穴位,力度宜缓,时间宜长。(医院针灸康复科主任医师曾红文) 过敏性鼻炎,用“鼻三药” 春风中多携带花粉、粉尘等,可引发过敏性鼻炎,不妨试试中医常用的“鼻三药”。 苍耳子 苍耳子广泛用于各类型的鼻炎,但切勿生用。可在医生指导下选取炒苍耳子3—9克,与辛夷、白芷、薄荷等配伍使用,如苍耳子散,有助于改善鼻塞、流*浊涕等症状。 辛夷辛夷散风寒、通鼻窍,需用纱布包煎,常与白芷、细辛、防风、苍耳子等配伍治疗鼻炎,但不适合阴虚火旺的人群。取适量辛夷(研末),加入少许麝香,以葱白蘸入鼻中治疗鼻渊(鼻窦炎),几次见效。 通草 通草可在医生指导下配伍苍耳子、辛夷、白芷、薄荷、细辛等药物,治疗过敏性鼻炎、鼻窦炎引起的鼻塞、流涕等症,但气阴两虚、寒湿者及孕妇慎服。(山医院耳鼻喉科主治医师薛庆华) 头痛,用“泡三方” 若在春季忽视头部防风保暖,可出现头疼,不妨辨证选择相应的泡脚方调理。 风寒泡方 吹风受寒后出现头痛,尤其以前额、太阳穴区域明显,颈项拘紧,可取羌活50克、防风30克、川芎40克、藁本40克、白芷40克加水煎煮20分钟,去渣取汁,兑水毫升熏蒸泡脚,每晚30分钟,有助于祛风、散寒、止痛。 风热泡方 如果头部胀痛灼热,伴面红目赤、口渴欲饮、大便干等症,可取桑叶40克、*菊20克、山栀15克、薄荷15克、独活8克、天麻8克,加水毫升,煮沸5分钟,取药液洗脚,早晚各一次,祛风、泄热、止痛。 风湿泡方 若头痛沉重,如同被包裹,伴肢体困重、食欲不振等症,可取羌活30克、独活30克、防风30克、藁本30克、川芎30克、蔓荆子30克,加水毫升,煮沸20分钟,取药液洗脚,早晚各一次,祛风、胜湿、止痛。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usanqiq.com/cezzy/12613.html
- 上一篇文章: 健康生活睡觉打呼噜,原来是它造成的
- 下一篇文章: 偏方致孙子多脏器衰竭,偏方是无稽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