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讲究“肺朝百脉,通调水道”。而肺被认为是“娇脏”,位于五脏六腑之上,被称为“华盖”,并且具有“主气”和“主宣发肃降”的功能。

肺的其中一个重要功能是“通调水道”,即肺气的宣发和肃降作用对体内水液的输布和排泄有疏通和调节作用。

鼻子是肺的外窍,肺气和顺,呼吸通畅,则鼻的嗅觉也会灵敏;如果肺气不宣,可能会出现鼻塞、流涕等症状,影响嗅觉。

所以,要想赶走孩子鼻炎的困扰,调理“肺气”是关键。而在《药性赋》中就记载了一味神奇的中药—“苍耳子”。

苍耳子,又名虱马头、刺八裸等,《本经》列苍耳子为上品,称其“主风头脑痛,目眩,鼻鼽”,具有疏散风热、透疹止痒、通鼻止痛的功效。

宋代医书《济生方》中,有一个以苍耳子为主药治疗鼻渊兼有外感风寒病症的方子。

此方由苍耳子、辛夷、白芷等药组成,有散风寒、通鼻窍功效。服用后,能够快速减轻鼻塞、流涕等症状,给患儿带来舒适。

例如有一个5岁的男孩,他平时就有鼻塞、打喷嚏的症状,入秋后加重,晚上会张口呼吸,睡眠质量差。

经过把脉,望舌,辨证属于风寒袭肺型鼻炎。于是开具了一剂苍耳子散加减方。

后复诊,家长说孩子鼻塞、打喷嚏的症状明显改善,晚上呼吸也顺畅多了,上幼儿园时精神状态好了很多。她说没想到中医治疗鼻炎这么有效。我解释道,中医讲究辨证论治,苍耳子散就是根据孩子的具体症状加减化裁的。不过,苍耳子毕竟是温燥药物,平素体质燥热的孩子慎用。有些孩子的鼻炎以风热为主,还需酌情加入连翘、桑叶等清热药;如果兼有脾虚,则需健脾助运;咳嗽明显者,可以加一些止咳平喘的药如前胡、桔梗。总之,要对症下药,提高治疗的针对性!(文中所述方剂,非专业读者务必在中医师辨证指导下借鉴、应用,切勿盲目尝试。)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usanqiq.com/cezzy/158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