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多地方降温,北方也开始供暖,燥邪严重,首先侵害到的就是鼻子,这段时间接诊了不少鼻子出状况的孩子了。

上个月就有一个小患者,他是什么情况呢?每到换季或受凉,已经持续两年发作了。

主要表现就是反复鼻塞、流黏鼻涕,孩子妈妈说这孩子晚上睡觉还张嘴呼吸,早上起床连连打喷嚏。身体其他部位暂时还算正常。

我看了孩子的舌苔,舌尖有点红,舌苔薄腻,舌头润润的,不燥。

综合辨症后,给孩子开了一方:黄芪、防风、白术、苍耳子、辛夷、白芷、薄荷

同时嘱咐家长日常要注意,孩子的饮食要清淡,以简单易消化为主,尤其注意避风寒。

服药三四天后,家长反馈孩子鼻塞流鼻涕都好多了。

二诊后效不更方,继续服用14剂,鼻炎症状彻底消失。考虑到孩子鼻炎时间不短了,久病必伤脾,又在家长的配合下继续调理脾胃。

这个方子是我最近在临床用的比较多的鼻炎基础方,它究竟是怎么对抗鼻炎的呢?

咱先一起来看一看它的组成。

首先,黄芪、防风、白术,老粉丝肯定都知道,我经常挂在嘴边的玉屏风散。

为什么它出场频率这么高呢?玉屏风散对于免疫力的提高是很有帮助的,足足给了身体三层呵护。

黄芪能益气固表,在体表形成很好的保护屏障。而防风就像挡风玻璃一样,保护身体免受大自然的风邪危害。

肺脏脆弱的,鼻子稍微吸入风寒,那清鼻涕就止不住。脾为生痰之本,肺为储痰之器。白术能健运脾胃,运化水湿,杜绝痰湿的源头,给脾胃打打气。

苍耳子、辛夷都是治鼻炎的高手。苍耳子可以祛风散热,解毒杀虫,通鼻窍;辛夷也是发散风寒通鼻窍的。

鼻塞的问题解决了,鼻涕要收住,这里要依赖白芷。鼻涕也是痰湿的一种表现。而白芷有燥湿排脓的能力,能把鼻腔里的痰湿打扫干净。

前三味药,以发散风寒为主,有些化热的问题,还得请发散风热的助阵把关,这个时候请了薄荷这位好帮手。发散风热的同时,还能疏肝解郁,缓解一下肝火过旺的问题。

诸药合用,既散寒又清热,在祛邪的同时还能扶正,考虑还是比较面面俱到的,扶正祛邪同步开展,寒热错杂同时解决,所以无论寒热皆可一用。

也正是因为它引用范围广泛,还被特别制成了鼻炎中成药——通窍鼻炎颗粒。

当然,我也必须承认这世上从来都没有针对某种疾病的神药,之所以效果这么好,是因为对病症辨证得当,从整体上,就能辨出寒热虚实,再对症用药,治疗效果就能看到见。

鼻炎有这3种表现

才适用

1、有鼻塞症状

这里说的鼻塞,是鼻子被扎扎实实堵住,不是那种分泌物太多,用清水冲洗就能通畅的鼻塞;也不是清鼻涕像水龙头开了闸似的往下流的那种。

2、寒证为主,兼有一些郁热

主要症状就是:清鼻涕较多,但晨起时鼻涕有些粘稠发黄,舌头颜色较淡,舌苔薄白,舌尖稍微发红。既然是寒证,那么身体也是比较怕冷的,四肢发凉暖不热。

如果是明显的热证,比如鼻腔、嘴巴、舌头都很红,就不要用了。

3、虚症

主要症状:说话有气无力,经常歪着坐或者喜欢躺着;抵抗力差,每当降温或者受风后,马上感冒;身形瘦弱,身上肉很松软,皮肤有些苍白;胃口差,腹泻、便秘。

写在最后

但是我要提醒大家一下:我并不提倡家长给孩子直接用中成药。

一是因为中成药只是基础方,可能无法应对孩子多变的病情,很多时候都需要在基础方上进行加减。还有,我们不光是要治鼻炎,还要消除孩子鼻炎的诱因,中成药可能就兼顾不了。

二是因为孩子太小,身体娇嫩,用药需要格外斟酌。而家长缺乏判断经验,很容易热病寒治,寒病热治,给孩子用错药,加重孩子病情。

所以诸位家长,虽然学会了这个方法,但给孩子用药前,最好还是先咨询下专业医生的建议。

#鼻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usanqiq.com/cezcf/151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