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个问题不解决,鼻炎一直复发
刘军连讲hpv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210901/9392491.html 上周六看诊,有个家长问了一个问题:为啥那么多的孩子,都是感冒诱发的鼻炎? 当时觉得这个问题提的很好,当时因为时间有限,答应这位妈妈休息的时候写一篇文章详细聊聊这个问题,不曾想,年龄大了有些健忘。 昨天下午看诊,又有家长问了同样的问题,特地定了个闹铃,把文章整理出来了。 普通的感冒,可能就是单纯的受寒、流鼻涕,食欲大便睡眠都不受太大影响,大一点的孩子,可能睡一觉,最多三五天就好了。 但,如果这个寒,继续深入,蔓延到中焦,甚至下焦,这个时候鼻塞、流鼻涕、打喷嚏就会特别难缠,甚至持续一个月都好不透。 这个时候,感冒就被“拖”成了鼻炎。 为啥寒气能深入呢? 打个比方,感冒时候的身体就像是一床打湿的棉被,如果不及时甩干,再碰上梅雨天气或屋子比较潮湿,肯定会时不时往外渗水,时间长了甚至会发霉。但是,如果把棉被拿到大太阳下晒一晒,它又会重新变得蓬松温暖。 所以,要想鼻炎不复发,咱需要做到两点: 保证每一次流鼻涕的时候,把体内的寒湿清扫彻底; 让“太阳”更热一点,也就是提高孩子体内的阳气、正气,再往深了说,就是健脾阳之气。 具体怎么做呢? 鼻炎反复的孩子,一般寒湿都藏得比较深了,单靠食补、推拿力道肯定不够。这个时候,咱家长也不必排斥,该吃药就吃药,食补什么的,等孩子病情稳定之后,咱可以当做预防复发的手段。 吃中药还是西药,这个应该不用我多说了。并不是因为我是中医,所以建议大家吃中药,而是中医西医各有所长,刚好中医更加擅长这种内调。 举个例子 这个孩子是年初过来的,我为啥记得这么清楚呢?主要是因为孩子妈妈。 这是个全职妈妈,一心都扑在孩子身上,幼儿园之前孩子长得特别好,白白胖胖,身高比同龄的都高。 可自从上了幼儿园,体质直线下降,频繁感冒发烧,每次都躲不过鼻炎。短短一年的时间,孩子被折磨得变了个人。 “小宝原来又乖又活泼,现在脾气越来越大,味觉和嗅觉也变差了,不好好吃饭,不好好睡觉,面黄肌瘦的,个子也落下一大截,怎么喂都不长,我天天急得失眠!” 说到孩子吃了很多药,病得越来越频繁的时候,现在还有腺样体面容的时候,妈妈终于忍不住,自责地直掐自己胳膊。 我告诉她,门诊上这样的孩子很多,并不是咱做得太少,反而是做得太多,太爱孩子,才会造成这种恶性循环。 听她保证之后不再给孩子做各种营养餐、喂各种补剂之后,我才继续开始看诊。 孩子的问题其实并不复杂:除了流鼻涕、打喷嚏、鼻塞之外,晚上有张嘴呼吸打呼噜。典型的草莓舌,苔薄腻有小红点,平时怕冷又怕风,受点凉就感冒发烧犯鼻炎,特别容易累,走两步就让抱着,食欲不振,便秘。 诊断:肺脾气虚、卫表不固 开方:通窍鼻炎颗粒加减(黄芪、炒白术、防风、辛夷、炒苍耳子、白芷、薄荷等) 复诊的时候,妈妈反馈孩子鼻涕少了很多,鼻塞还有,但是不再张嘴呼吸了,就是大便还有些干。 调整方子,加大健脾力度,因为脾胃系统调理需要一个过程,考虑到孩子吃药难的问题,嘱咐妈妈加蜂蜜或白糖,搭配健脾膏方,后续让孩子吃5天停2天。 停药后嘱咐孩子妈妈,日常可以用苹果+山楂+陈皮加适量冰糖煮水喝。 到现在有大半年的时间,孩子不仅鼻炎没再犯了,积食也少了,惊喜地长高了8厘米! 听听我的思路吧 我用的方子其实就是玉屏风散、苍耳子散的加减。 治标——苍耳子散,疏风散寒通窍。 治本——玉屏风散,健脾补肺、燥湿、散风邪。 两个方子合在一起,正好解决了开头提到的两个问题——藏在深处的寒湿清扫干净,孩子脾阳充足、肺卫坚固,自然百病不侵。 关于三伏天开空调注意事项 马上入伏了,天气炎热,让大家不开空调肯定不现实,但是鼻炎孩子稍微吹风受寒又容易复发。 这里我多说一点,注意防寒并不是给孩子盖多厚,而是保护好孩子关键部位不受寒。 除了腹部和脚部,吹空调的时候最好能遮住大椎穴和天突穴,尽量别让这两个穴位吹冷风。 大椎穴大家都比较熟悉,天突穴是人体体表上离食道、气道最近的部位,是一个外邪特别容易侵犯人体的关卡。 护着天突穴和大椎穴,会大大减少受寒的几率。 (文中所述方剂,非专业读者务必在中医师辨证指导下借鉴、应用,切勿盲目尝试。) #鼻炎腺样体肥大#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usanqiq.com/cezcf/15203.html
- 上一篇文章: 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炎鼻孔交替堵塞,这盒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