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药牛蒡子
牛蒡子 别名 大力子、恶实 主产河北,吉林、辽宁、浙江、黑龙江等地。此外,四川,河南、湖北、陕西等地亦产。以东北产量较大,浙江所产品质较优。 采收 8~9月果实成熟时,分批采集。晒干,打出果实,除去杂质,再晒至全干。生用或炒*用。 入药部位 菊科植物牛蒡的成熟果实。 药材鉴别 瘦果呈长扁卵形,长约6毫米,中部直径约3毫米。外皮灰褐色,有数条微突起的纵纹,中间一条较明显,全体有稀疏的斑点,又似致密的网纹.一端略窄,微弯曲,顶上有一浅色小点;另一端钝圆,稍宽,有一小凹窝。纵面稍隆起,边缘光圆而厚。外皮较坚硬,破开后种仁两瓣,灰白色,富有油性。无臭,味微苦。以粒大、饱满、外皮灰褐色者佳。 性味 辛、苦,寒。 归经 归肺、胃经。 功能 疏散风热,宣肺利咽,解*透疹,消肿疗疮。 主治 风热感冒,温病初起,麻疹不透,痈肿疮*。 用法用量 煎服,6-12g。 使用禁忌 牛蒡子性寒,滑肠通便,气虚便溏者慎用。 配伍应用 1.疏风壅涎唾多,咽膈不利:牛蒡子(微炒)、荆芥穗各一两,甘草(炙)半两。并为末,食后夜卧,汤点二钱服,当缓取效。(《本草衍义》) 2.治喉痹:牛蒡子六分,马蔺子八分.上二味捣为散,每空腹以暖水服方寸匕,渐加至一匕半,日再。(《广济方》) 3.治风热闭塞咽喉,遍身浮肿:牛蒡子一合,半生半熟,杵为末,热酒调下一钱匕。(《经验方》) 4.治风热客搏上焦,悬痈肿痛:恶实(炒)、甘草(生)各一两。上为散,每服二钱匕,水一盏,煎六分,旋含之,良久咽下。(《普济方》启关散) 5.治瘄疹不起透:牛蒡子(研细)五钱,柽柳煎汤,调下立透。(《本草汇言》) 6.治皮肤风热,遍身生瘾疹:牛蒡子、浮萍等分。以薄荷汤调下二钱,日二服。(《养生必用方》) 7.治风肿斑*作痒:牛蒡子、玄参、僵蚕、薄荷各五钱。为末,每服三钱,白汤调下。(《方脉正宗》) 8.治痰厥头痛:旋覆花一两,牛蒡子一两(微炒)。上药捣细罗为散,不计时侯,以腊面茶清调下一钱。(《圣惠方》) 9.治头痛连睛,并目昏涩不明:牛蒡子、苍耳子、甘菊花各三钱。水煎服。(《方脉正宗》) 10.治风热成历节,攻手指作赤肿麻木,甚则攻肩背两膝,遇暑热或大便秘即作:牛蒡子三两(隔纸炒),新豆豉(炒),羌活(?芦)各一两,干生地*二两半,*耆一两半(蜜炙)。上为细末,汤调二钱服,空心食前,日三服。(《本事方》牛蒡子散) 11.治头面风热,或颈项痰*,风热牙痈:牛蒡子、薄荷、荆芥、山栀、丹皮、石斛、元参、夏枯草,水煎服。(《疡科心得集》牛蒡解肌汤) 12.治风龋牙痛:牛蒡子炒,煎水含漱吐之。(《延年方》) ? 部分图文源于网络,本文仅供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usanqiq.com/cezyy/10201.html
- 上一篇文章: 中医专家说3种食物最伤肾,4种蔬菜最养肾
- 下一篇文章: 产地快讯全国各大产地最新资讯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