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疗白癜风能治好么 http://baidianfeng.39.net/a_yqhg/160310/4784642.html

本文导读

在湿热杂病的治疗中强调开宣肺气有三大意义。对于下焦肾虚或者相火偏旺的人,风药的使用就要非常谨慎。配合宣散上焦的风药治疗湿热杂病的案例:1、湿热下注,脚汗脚臭案例;2、慢性鼻炎案例;3、长期腰冷案例;4、拉肚子案例;5、湿热型咳喘案例;6、肢体关节疼痛案例。

1

配合宣散上焦的风药治疗湿热杂病

强调开宣上焦来治疗湿温病,就是在原方的基础上用一些宣散上焦的风药,这种思路又可以去解决很多湿热杂病的问题。

湿温病的治法强调三焦同治,前面我们已经反复强调了,就是需要开宣肺气、畅通中焦、渗利下焦,这三个方法同时进行治疗湿温病,目的就在于给所受的湿热外邪以尽可能多的出路,让湿热外感尽快好转。

但湿热的内伤杂病中,因其湿气重的人,或多或少都有一点脾虚的问题,所以在内伤杂病中如果过于去利尿渗湿,就会出现李东垣讲的“降之又降,有秋冬无春夏”的损害。

因为老是往下利尿,不利于阳气的升发,会进一步的损伤阳气。阳气如果升不起来就不叫阳气了,在下面就叫“寒湿”了,就会降低身体机能;利尿容易伤阴,这也是很容易就能想到的一个损伤。

所以在湿热杂病的治疗中应该强调开宣肺气,它的意义就在于:

,风药是向上向外的,利于阳气的升发;

第二,肺主一身之气,宣肺就有利于三焦通畅,气化则湿气容易化掉;

第三,用风药去宣散肺气,郁热也容易散掉。

很多时候内伤杂病的热不要动手就去清,如果它不是燥热病机的话,没必要动手就去清热,我们用风药把它打开就可以,把气机宣通,热就消散了。

当然,这种风药的运用有一利就有一弊,有适应症就有禁忌症。对于下焦肾虚或者相火偏旺的人,风药的使用就要非常谨慎。

下面肾虚是空的,用风药一升,就可能出现很重的症状,肾虚的患者,有的人用风药一升散,脸一下就肿了,有的人一下就倒了,像中风一样的表现。还有相火偏旺的人,本身就是风火向外的,用风药一宣散,就会变证蜂起。

具体的处理手法,就是在湿温病常用的方剂上加合适的风药:

如果要加强祛湿,就选苏叶、藿香、白芷、苍术这一类风药;

如果强调宣散郁热,就选微辛微温配微辛微凉的风药,如荆芥、防风、淡豆豉这些微辛微温的药,去配薄荷、金银花、连翘、桑叶、菊花、秦艽、威灵仙、蝉衣、僵蚕这些微辛微凉的药;

如果寒湿在表,就要选羌活、独活、白芷、苍术这一类辛苦温的药,或者是辛温兼有芳香的药,因为它们能够祛湿,而且也偏温性;

如果要升发阳气,就要选升麻、柴胡、葛根、荷叶、桔梗这些药。

2

相关案例???下面我们就举几个案例。

1、湿热下注,脚汗脚臭案例

我以前认识一个医生,他的脚味道很臭,他自己知道是湿热下注形成的,就自己吃苦参、*柏,没有多大效果。

后来找我看,我就用三仁汤去掉滑石,加风药羌活3-5克,加升麻、柴胡各5、6克。

因为湿气下注,就在清热利湿的基础上,把湿气升提起来。那个医生的脚臭味道很快就缓解了,后来我们就可以去他的寝室里面坐一坐了。以前他寝室里的脚臭味道让人无法忍受。

所以这种湿热下注,大家要想到向上升提,不要使劲向下利尿,或者用很多苦寒的药,比如苦参、*柏,味道是很苦的,脚还没治好,胃已经不行了。三仁汤像竹叶茶一样,味道非常的清淡,就能够解决问题,这样多好。

2、慢性鼻炎案例

慢性鼻炎,我常用温胆汤加藿香、苍耳子和栀子豉汤。

慢性鼻炎为什么用温胆汤去治疗呢?因为按传统的认识,慢性鼻炎的病机多见胆移热于脑,形成脑漏,陈实功的《外科正宗》里面,就是这样论述的。

《外科正宗》里治疗这种鼻炎,湿气重的就重用藿香,加猪胆汁调服,但这样就很难吃了。所以我在临床使用当中,就把猪胆汁改造成温胆汤,重用藿香,然后加苍耳子、栀子豉汤,宣散上焦郁热,效果就非常明显。

慢性鼻炎虽然还有其他类型,但是治疗不是特别难,只要坚持治疗,效果还是比较肯定的。

3、长期腰冷案例

有一例长期腰冷的患者,舌淡苔腻,脉沉细无力,加上腰又冷,找哪个医生去看,都是给他吃补肾的药。他吃了很多金匮肾气丸,但是越吃越冷。

后来我摸他的脉,确实有点像需要用补肾的治法。但是他说吃了很多补肾的药,我就不考虑补肾的了,直接给他开了温胆汤,加苏叶、柴胡、荆芥、薄荷这些药。

他吃了一剂,就感觉腰没有那么冷了,越吃越暖和。这种就是原来湿气重,闭在肾上了,肾气宣通不出来,所以腰冷。越吃补肾的药,里面闭的越紧,到我这里治疗的时候,我想反正补肾没用,就直接打开。化痰祛湿宣肺,确实就见到效果了,这是从前面治疗不效中反思到的。

4、拉肚子案例

有一些拉肚子的案例,比如舌淡苔白腻、厚腻的,一看就是要吃藿朴夏苓汤或者胃苓汤这类方剂,拉肚子是清阳下陷,要让清气升起来,需要加往上升的风药,比如加升麻、柴胡、葛根,就比单纯用藿朴夏苓汤效果要好得多、快得多。

5、湿热型咳喘案例

湿热的咳喘案例临床上比较多见,舌红苔*腻,喘的很厉害,咳嗽止也止不住,这种情况止咳定喘完全没有意义,用三仁汤加麻*效果非常好。

6、肢体关节疼痛案例

还有一些肢体关节疼痛,特别是突然加重的这种肢体关节疼痛,舌苔*腻,舌质又红,又突然加重,一般跟受风寒和寒湿有关系,就考虑用地龙二藤汤加祛寒湿的药,比如羌活、独活、苍术、防风这类药,效果就非常快。外面是寒湿,里面是湿热,就用表里同治,上下分消的思想,效果就非常快。

?本文为国医传习所元老会联合创始人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欢迎投稿gycxs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usanqiq.com/cezjb/10695.html